最近一位忧国忧民的所谓知名“学者”提出国家应该征收“失业税”。目的是让那些“啃老一族”产生心里压力,迫使他们尽快出去找工作。
我幻想着走进这位大神的心里,可能是他的一个侄儿清华毕业,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最后赋闲在家,一天到晚抱着电脑打游戏,一日三餐都靠父母接济。父母觉得丢人,愤懑伤心,一口老血,住进医院。
于是这位大神愤恨无比,看着侄儿毫无悔改之一,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提出“失业税”一说。
对于“失业税”,我想对这位学者说一声,“大神,我笑了”。
突然想到前几年我台湾省也有那么一位“学者”说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我暂时把大神和他归位一类,这不能算骂人吧。
如果认为我是骂人,那就是吧,都骂人了,也得说几句吧。
一、这位大神忧国忧民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但对于那些“啃老族”,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不能用一句“不求上进”就把人全盘否定。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啃老族”越来越多,早已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对于现象,一定有其形成的原因,不能单单看表象,要看到本质,要看到事情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我相信没有一个人愿意当一个被人嘲笑指责的“啃老族”,社会环境、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等等复杂原因导致了他们心里的崩溃。对于“啃老族”,我们要正视他,倾全社会之力去疏导解决他,这样才能慢慢解决“啃老族”现象,。否则,及时你征收了“失业税”,而不解决他们心里问题,他们只能越啃越老,反而增加老人负担,让老人承担“失业税”。
二、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冲击以及行业发展的的不均衡,导致很多人没有找到或者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并不是不想找工作,只是工位和工人永远不是无缝连接的,这也需要时间的磨合。所以简单粗暴的征收“失业税”,不仅不能加快找到工作的进度,反而会增加社会矛盾的风险。
三、我国每年有上千万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有大量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也不是毕业后马上全部就能找到工作,如果对他们征收“失业税”,可能就导致他们为了找到工作而饥不择食,那时就会出现博士当服务员,硕士当清洁工的情形,对人才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有可能因压力过大,让他们也加入啃老一族。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格局小了,对这位学者的嘲讽让我心里不安。看到全网都在嘲讽这位学者,我也随波逐流,可我却没有站在这位学者角度上去想一下,这位学者初心应该是好的,其实也没实质性的伤害到这个社会。如果仅仅是因为提了个荒谬的建议而就对他无尽嘲讽,甚至是网暴,这会打击那些谏言献策人的积极性,唯恐一不小心落了个身败名裂。
所以,对于这次事件,大家一笑了之便好,建议不要揪着不放,停止嘲讽网暴行为,放过这位“大神”,不,是学者。
嘲讽没有意义,还是多提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