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选择与人类基因相似度为94%的实验专用猕猴做了一个实验,将刚出生的小猕猴和猴妈妈隔离开,并为小猕猴做了两个代母:一个是胸前有提供奶水装置的铁丝“母猴”,另一个是柔软的绒布“母猴 ”。出乎意料的是,有奶并不是娘,小猴只在饥饿时才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大多数时候都在绒布“母猴”周围玩耍,困了还会在它怀里睡觉;当一只发条玩具熊在旁边“咚咚”地打鼓时,害怕的小猴会选择紧紧抱住绒布“母猴”。哈洛后来将绒布“母猴”转移到另一间房间,并继续让发条玩具熊打鼓,小猴即使害怕也不选择铁丝“母猴”,而是隔着门缝眼巴巴地望着另一边的绒布“母猴”。后来,实验中这些猕猴成年后,回到猴群中,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种问题。
其实孩子也是一样的,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并不是父母提供了很好的物质生活,而是爱和陪伴。一个温暖的怀抱、一个慈爱的眼神、一句温柔的话语、甜蜜的肌肤相亲......都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的、不可或缺的成分!
孩子的年龄越小,对家人关爱的感受越明显。对于婴儿来说,这种感受通常没有得到表达,但已经进入了潜意识。孩子长大后,小时候储存的关爱可以帮助他们热爱生活、战胜困难。如果这种情感储藏不足,他们面对挫折就很容易选择极端行为。
所以,很多“问题孩子”都出自缺少关爱的家庭。如果孩子6岁以前与父母处于长期分离状态,那么长大后更容易出现情绪上和学业上的困惑。尤其是当孩子处于0—3岁时,超过一个星期以上的亲子关系中断就会导致孩子心理创伤。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关系,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陪伴,越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接纳、理解、关注、认同。越小的孩子越认为自己与这个世界是一体的,自己就是整个世界。父母陪伴他、关注他、认同他,他就会认为自己好,身边人喜欢自己,从而更有自我价值感;如果父母冷漠、否定、疏离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好,对自己的评价不好,从而缺乏自我价值感。
常见的一个误区是:父母虽然能及时陪伴孩子,但却经常打压孩子。这样的家长反而会让孩子感觉自己不够好,无法塑造自我价值感。
作为家长的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呢?
1.孩子六岁之前,父母双方都不要离开孩子。
如果父母,尤其是父亲在儿童较小年龄时离开,会影响儿童的情绪发展。如果父亲外出工作不能避免,可以通过缩短分离时程,增加联系频率的方法,减少父亲不能陪在子女身边的危害。
2.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多问“你今天在学校里有什么开心事儿吗?”“你最近遇到什么困难吗,也许我可以帮你。”而不只是关注“你学习成绩怎样了?”“你最近都还听话吧?”通过恰当的学会倾听和引导,更多的表达亲子之间的关心和爱,走进孩子们的心扉,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亲密。
3.表达期望,但不强求
发现孩子学习问题的时候,先倾听,再引导,不要上来就是指责。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孩子的期待,询问孩子的具体困难,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但不逼迫、强求。要积极地通过各种沟通,卷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关注、被接纳的,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期待,并获得支持。一旦家长通过这种方式与孩子建立平等、信赖的关系,孩子就会发展出更多的适应性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