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方法》复盘(上)

作者: 遇见薇茹 | 来源:发表于2021-12-03 17:02 被阅读0次

《沟通的方法》复盘(上)

萧伯纳说过: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在工作中沟通成本是很大的,在交代人物的过程中,领导没有表达清楚,员工就去执行,结果时间和精力都浪费的同时,彼此可能还会产生不良情绪。

而情绪又是很容易内耗的,工作中让人感觉累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工作当中带来的负面情绪。

在生活中,沟通更加重要,跟你在一起的都是你爱的人,或者是你爱的人。特别是在夫妻相处的过程时,沟通的质量也决定了婚姻感情的幸福指数。

所以,学好如何有效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感受。

1.先倾听,后沟通

心理学家平克:

“虽然没有两个人拥有同样的面孔,各种地方文化也存在种种差异,但这些都只是一种表象,就本质而言,人类拥有同样的心理结构。

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但是我们每个人作为群体时很容易被理解。被理解的前提是需要自己的真实想法被听见,被看见。

我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特别是以前,现在改变了很多。

因为自己最开始是做销售,经常跟人打交道,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习惯性要掌握话语权。

所以,条件反射式的就有很强的表达语,在话语中寻找客户的痛苦,快速的各个击破。

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被带到生活中,风风火火。做事情也讲究快,仿佛一刻都不能慢下来。

导致在沟通的过程中,经常还没等对方说完,或者是表达清楚就开始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察以前自己的沟通方式真的存在很多问题。

在倾听的过程中,需要听懂对方的画外音再回答,毕竟我们习惯了含蓄的表达。

比如老板问你现在忙吗?你回答不忙,老板会觉得给你安排的内容少,还没充分发挥你的才能;你回答忙,直接让老板欲言又止的话无法表达。

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不是回答忙还是不忙,直接说:“领导,你请讲。”

给你们彼此的沟通有了下一步的开始,老板问你肯定是有事,明白话外之音后,换种方式表达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

2.开放性沟通

认知科学家侯世达:

“一个活生生的心智,总能发现通往可能性世界的窗口。”

意思是一个不开放的心智总能把所有窗户统统关上。

心理学上有一个“乔哈里窗”工具,被成为是“描述人类互动最有意思的模型之一”。

我们的信息可以分为四个模型——共识区,我的盲区,你的盲区,共同的盲区。在沟通的过程中,少用“你”,多用“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未知的和已知的,然后放大彼此的共识区,这样会有跟多的交集。

我们的初始目标是想解决问题,但每次只要有人提出发反对或质疑的声音,我们转眼睛会把初始目标忘得一干二净。在沟通的过程中也是,一旦听到不一样的声音,情绪就来了,注意力就放在了感受上。

书中讲到一点:沟通也需要目标感,但不是我们理解的“强势”——绝不放弃自己的立场,我要我要我就要。而是重在“实现”,想法设法实现目标的能力。所以需要时刻告诉自己沟通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聊家常。

而且是把“我要”改成“我来”的方式。罗胖每次吃完饭,在快结束的时候就这么说:“今天这顿饭吃得太有成果了,来,我们把成果落落地。”原本是一定能侃大山的饭局闲谈,最后变成了一场卓有成效的“动员大会”。

3.让人如沐春风的沟通

贺拉斯:

“我们对别人产生兴趣的时候,恰好是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时候。”

初次见面就是破冰,首先奥告诉别人你是谁,然后就是提到你们的共同关系。例如在同一个地方呆过,但是有不会涉及别人隐私的话题。

一流的糖衣,本身就是炮弹。

每个人毕生都在追求的是被看见,希望得到认可,甚至是被崇拜。

在赞美别人的过程中,用行动表达赞美,比用语言表达赞美更有智慧。

赞美中加一些适当的鼓励,在公司中更多的是激励。

激励是一种比赞美还要强大的沟通工具,具体到某个最值得保留的行为,帮他建议行为模型。

以后每次,他就会下意识的想要去做那个动作,来源于你对他的认可和赞美。

对任何人都不抱希望,但是对任何人都永不绝望。

跟自己高一层的人沟通时,一次不行就多次,慢慢弱化,慢慢熬就像熬中药那样,可以一点一点凿穿对方的心理防线。

毕竟沟通是管理的浓缩,在公司培养员工时,把“你不对,我来教你”换成“你可以更好,我来教你”会更加有效。

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有很大差异,但价值很多时候不是辅导出来的,而是筛选出来的。

所以对于公司,先选对人,再用正确的方式沟通,进行培养。

德鲁克说过:

“一个人必须时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当自己成为被安慰的对象时,也要带着同理心去面对别人到位或者不到位的表达,及时关闭问题,不要让自己成为职场上的“祥林嫂”。

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的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

在职场或者家庭中推行一个小创新——把“刷新”作为一个沟通的暗号。每次沟通不愉快的时候可以说:“来,咱们刷新一下”,这样的沟通会让人特别想要靠近你。

如果感觉分享分享还不错,可以点个关注,明天继续跟你们分享下部分

相关文章

  • 《沟通的方法》复盘(上)

    《沟通的方法》复盘(上) 萧伯纳说过: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的认为已经沟通了。”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

  • 复盘方法论- 没有例外之事,没有例外之人、及时复盘等

    对于复盘本身复盘~ 之前听萌姐的《从受欢迎到被需要》“沟通错题本,复盘让沟通持续跟进”中,萌姐谈到了她复盘的分享,...

  • 自我复盘的方法

    本文复盘的方法来自柳传志的复盘模型和公众号笔记侠的复盘方法论。 一、什么是复盘? 复盘源于古老的东方思维,这种思维...

  • 复盘(刘健)

    凡事皆可被复盘,人人皆可学复盘。通过复盘的系统方法,建立复盘的基础认知。应用于项目复盘、业务复盘、团队复盘、工作场...

  • 高效复盘

    高效复盘活动:复盘准备、复盘执行、其他、复盘相关约定、复盘目的。 一、复盘目的 1、回顾团队工作流、方法、内容。 ...

  • 2017-02-09每日一问

    沟通效率,不习惯多人沟通,前期思考较少,害怕沟通暴露 执行和复盘分开,前期多思考最佳方案,后期多复盘为什么,结论封...

  • 学会复盘

    获得较快进步的最佳方法是——向自己学习。复盘是向自己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以“个人复盘”为主,系统讲述了复盘方法...

  • 2020-01-14 战友作品点评

    1. 小组复盘有主题,有内容,每期都不一样,这样的复盘能最大限度的找出每个人的特点,做事的方法,与人沟通的技巧,演...

  • 2017-04-20

    每日复盘 Objective 你对今天学的记得什么? 加强了沟通上的技巧和为人处事的方法! Reflective ...

  • 【七天复盘超级体验营】—朱诗晴—复盘,是为了翻盘

    结构化复盘,复盘有结构。做事有方法,用高效的方法达成想要的结果。5天结构化复盘,让我升级了自己的底层逻辑,用复盘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的方法》复盘(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cm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