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出蜀前后
李白自幼好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能赋相如,剑术自通达。”
二十岁那年,李白无意中听到了一个人的名字:赵蕤。
“赵蕤是谁?”李白连忙追问。
“赵蕤可是有名的道家与纵横家。你不知道呀,他在剑南道戴天山隐居,著有《长短经》,博于韬略,长于经世,是现在第一隐士。”
他在剑南道?李白心里如翻江倒海,我一定要找他拜师学艺。回到家匆匆忙忙准备了一天,就兴奋地直奔戴天山。
天才蒙蒙亮,大地还在沉睡,一片寂静。耳边只听见潺潺流水声,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犬吠。不知不觉天亮了,路边一树树桃花还带着露珠,在阳光下分外妖娆。闻着花香,李白时而奋力攀登,翻山越岭,时而大步流星。当他快到道观时已正午,远远望去真美啊,树林深处麋鹿时时出没,李白不经陶醉其中。咦?怎么听不到道观的钟声?小道土给李白泼了盆凉水:赵蕤出门远游了。这一趟白跑了,那就欣赏下风景吧。只见前院野竹遍生,竟冲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李白来走进院内,石桌上摆放着笔墨。这不是为我准备的吗?提起笔略思片刻,狂草飞舞,笔墨滚动,白纸上,黑线在跳舞。小道士见了,惊呼一声“我的墙!!”哈哈,李白提笔就写在了道观的墙上。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二三松。
回家没多久,李白“三顾茅庐”,终于拜赵蕤为师,从学一年有余。赵蕤将自己的文韬武略,悉数传给了李白。
公元724年,李白24岁。他怀抱着理想,去蜀远游。沿平羌东下经过嘉州到达渝州。势不可挡的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李白身为游子,难道他不想家吗?此时秋月当空,抬头抑望峨眉半轮秋月,低头看着平羌江水上月亮影子,李白想家了,有点依依不舍了,“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他也思乡,但他更想“已将书剑许明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荆门,他写下了他的青春誓言。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当他已走过家乡的“万重山”,“故乡水”送他来到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5A级风景区。李白对未来更加向往了,向往着去创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绚烂人生!
“峨眉山”、“故乡水”无疑是美好的,但每个人长大了,都应该离开家乡的万重山,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像李白一样,对世界高呼,“我来也!”也许,这种挑战对人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他,就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李白,就是“风歌笑孔丘”的李白,就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唐李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