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级森严,形成了基本以级别决定了话语权与正确性的格局。一旦各种权威了,年轻人就很难去提问与思考。
2)大家并不热衷讨论科学问题本身,而只关注成果,名誉与利益。没心思去做一些与自己发展指标不直接相关的工作,如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等,或者公益性的审稿。所以,我也开玩笑说,我们科研变成了指标上的发展模式了。评比上有哪些指标,大家就去攻哪个指标,并不是内涵发展模式。
3)写文章尤其有质量的,那是很花时间的,大家好像不关心这个过程,更关注最终结果,发文章获取国内设置的各种名号与利益就行,并不能真正形成国际竞争力。
3)没事就考核,没事就填表,刚立项没多久就要成果,热衷低水平专利、奖项等。
- 财务报销效率低下,互相信任程度极低。
5)教授治校是个老话题,教授或者普通老师依旧地位低。 科研是个复杂的脑力体力活动,应该是高校、研究所被服务核心。但现实是一帮干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