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半个资深影迷,长期混迹于各类资源站的我,被坑无数,深感淘片不易。即使顺手给影片打个分,我也不敢含糊。
我的原则是,不放过任何一部烂片,不错杀任何一部好片。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评分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影片的质量,这与观影人群的人口统计特征有关。但不可否认,打分的人越多,数字越接近影片的真实水准。
有时候权利却并不在我们手里,即使我们交了银子,成了会员。所以,当评分普遍虚高的优酷开始引用豆瓣电影的数据时,作为影迷,我内心几乎是激动的;但扫了影片筛选页面,作为优酷会员,我的内心又是极度崩溃的。
豆瓣电影的评分数据在优酷上没有什么卵用,仅具参考作用,比如下面这部影片:
2.9的豆瓣评分并没有改变它更高曝光和更多推荐的事实,因为优酷给了9.3。片子我看了,为了不说脏话,我只能说:配不上9.3。当然,你我都没有任何资格或权利给它打个分。
在吐槽优酷电影评分功能之前,我们先了解下其他几家都是怎么做的。
通常,影片评分的数据来源无外乎两种,一种站内评分,一种站外引用。站内不消说,站外可引用一些电影资料库,常见的有IMDb,烂蕃茄,国内如豆瓣电影,时光网等也相对比较权威。我们的主流视频门户,早期多采用前者,顶踩挖埋及用户成长体系,也都是围绕站内机制来筛选优质内容。而站外引用评分数据,目的当然也是筛选优质内容,优化用户选片体验。
罗列下主流视频门户的影片评分功能,排名不分先后:
1、腾讯视频:站内(腾讯)评分,同时引用豆瓣数据;
2、搜狐视频:站内(用户)评分,同时引用IMDb数据;
3、优酷视频:站内(优酷)评分,同时引用豆瓣数据;
4、乐视网:站内(用户)评分
5、爱奇艺,站内(用户)评分
忘了说,我不仅是优酷会员,还是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会员。我的总结是:腾讯视频和优酷玩法一样,包括评分方式以及引用方式,而且豆瓣评分均不影响影片排序;搜狐视频则区别对待,免费影片站内用户评分,付费影片引用IMDb数据,影片排序规则原谅我没弄清楚;乐视和爱奇艺都是站内用户评分,在选定条件下影响影片排序。
具体说下优酷。优酷视频采用的是站内评分和站外引用并行的双评分系统,站内是由优酷评分而非用户,站外则引用豆瓣数据。上面也说了,和腾讯视频一样,由于优酷引用的豆瓣数据——评分和影评——仅被放置于视频播放页,不影响影片排序,也非用户观看行为的“触发器”,所以,下面要说的不是豆瓣,是优酷评分。
站内评分在优酷可以说占据了入口地位,而且评分只能优酷给出。高评分,意味着高曝光,以及高收益。所以,它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用来影响用户的观看行为。还是以图为例,先说明一下,我是欧美电影爱好者:
其实,这也无可厚非,那几家也都在通过其他非评分方式来达到向某些特定影片引流的目的,做得相对隐蔽。
单就评分上,优酷做得太明显了。
如果上图还不具备说服力的话,我们再以颇受争议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为例。站内评分,优酷9.3,爱奇艺7.9,乐视7.4,腾讯视频7.2,搜狐视频无版权。跟他一样玩法的腾讯视频也只给了7.2,更别说豆瓣给出的3.6了。插一句,前面的那部9.3并不是这部。还有一部豆瓣无人评分的新片,优酷也竟然给了9.1,这样做总归不道地。
我的推测是:优酷在努力最大化新片的商业价值。
囿于单一的盈利模式,新片战场一直是视频门户争夺版权的主战场。其实,包括优酷在内,他们的逻辑就是,缩短电影从院线到网络的“窗口期”,尽可能赶在影片话题和热度未退前上线,除了吸引用户付费,影片播放量也能保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广告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作为用户,我只是希望能尽可能客观地给影片打个分,如果能帮到其他影迷,那再好不过。
别让我顶踩了,我就想打个分。
作者小筑,关注影视流媒体,微信公众号xiaozhu-shuo,也可通过虎嗅、新浪创事记、钛媒体、iDoNews专栏等网站查看我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