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骨显像与PET/CT扫描该如何选择?

骨显像与PET/CT扫描该如何选择?

作者: 8ad818e6f3b7 | 来源:发表于2023-08-23 16:58 被阅读0次

肿瘤临床诊疗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两大检查——骨显像与PET/CT,但是不少人会疑惑这两项检查间的异与同,以及该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检查。 

一、骨显像与PET/CT检查的原理

骨显像检查所用的显像剂是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的化合物,临床中较常用的是Tc-99m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当99mTc-MDP进入人体内,跟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骨骼,通过化学吸附等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结合而沉积于骨骼内,通过探测99mTc衰变产生的γ射线,经过后处理获得清晰的骨骼影像。另外,近年来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18F-NaF骨显像利用的是正电子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显像剂,游离的18F同样是亲骨性的放射性核素,通过与骨组织羟基磷灰石中的氢氧根离子(OH-)进行离子交换聚集于骨组织内,进而通过PET扫描获得清晰的骨骼影像。 

PET/CT检查所用的显像剂是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较常用的是18F标记的葡萄糖(18F-FDG)。它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进入人体内后分布于各组织内,被组织细胞摄取后不能进一步参与代谢而滞留于细胞内。通过探测18F衰变及后续反应生成的光子对获得PET图像,再与同机扫描所得的CT图像相融合形成PET/CT图像,它反应的是细胞水平的状态变化,即所谓的分子影像。

二、骨显像与PET/CT适应症上的差异

骨显像的主要适应症是寻找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灶以及其他骨骼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范围较局限,只适应于骨骼系统的疾病诊断。

PET/CT检查的适应症则比较广泛,包括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监测,转移瘤不明原发灶的寻找等。相对于骨显像,PET/CT能同时显示软组织、脏器等的病变,即所谓的“一部到位”。

三、如何选择更适合的检查方法

由于PET/CT检查要求较多,对患者的身体状态也有较高要求,对于自身条件较差(如血糖过高、不能忍受长时间禁食等)的患者,可以选择行骨显像检查评估是否存在骨转移,同时对身体脏器、脑等部位做其他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的转移性病变;另外,对于骨转移患者骨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也可选择骨显像检查。对于条件适合做PET/CT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PET/CT检查,不仅能对是否有骨转移及淋巴结、脏器等转移进行评估,PET/CT的高灵敏度还能发现常规检查容易忽略的隐匿转移灶,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骨显像与PET/CT扫描该如何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ip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