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4-29

2024-04-29

作者: 蒋铭国江西乐平 | 来源:发表于2024-04-28 22:58 被阅读0次

    在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米有多长》这节课上,理答行为的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境引入与提问: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厘米”,并询问学生“1厘米大约有多长?”来引导学生对长度有初步的认识和回忆。接着,通过提出“1米是多长呢?”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展示与引导:在授课环节,教师拿出卷尺向学生介绍1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让学生自行找出教室中长度接近或等于1米的物品来加深学生对1米长度的实际感知。同时,教师还展示了一米长的细线,并引导学生把线拉开,探究一米的长度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米长度的认识。

    实践操作与理答:在实践环节,教师分组让学生使用卷尺等物品测量所带物品的长度,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在测量过程中,教师会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并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当学生在测量或单位换算上出现问题时,教师会及时给予提示或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纠正错误。例如,当学生用卷尺测量物品长度时,如果单位换算不准确,教师可以追问“你测量的是多少厘米?那么转换成米是多少呢?”以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单位换算。

    总结回顾与提问:在课程的最后,教师会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得出1米多长的结论,并要求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会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探问、追问等理答行为,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维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补充。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理答行为落实,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1米有多长》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4-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kt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