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养老金融蓝皮书》调查显示,30.3%的调查对象在理财及其他金融消费过程中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
从年龄分布上看,60岁以上人群的被骗的比重更是高达26.1%。
而且由于老年人防范意识低、对金融知识了解不够,更是成为不法分子实施金融诈骗的重点对象。
本期便来梳理一下老年人在理财过程中遇到的常见诈骗套路。
非法集资诈骗
套路1:非法集资诈骗。
不法分子常常通过在小区、公园发放柴米油盐等免费小礼品的方式来引诱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与讲座,其次再通过“专家”现场说法来借机宣传他们推出的“高回报理财产品”。
通常,这类公司都会向老年人承诺“高息”“返利”“保本”,并在开始时让老年人尝到甜头即按约定额度按时付款,然后通过老年人的口口相传,从十几个人,到几十个人,再到成百上千人,吸引更多人进行投资后,最后卷钱跑路,将投资款“一夜清零”。
“投资项目”诈骗
套路2:“投资项目”诈骗。
诈骗分子通常在社区为老年人免费体检、扛大米、唠家常等各种方式来获得老年人信任,获得信任后宣称有个好的投资项目鼓动老年人参与。
一旦老年人动心后,还会用包车顺带旅游的方式带着老年人去“投资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并且安排所谓的资深行业分析师来对整个投资项目的背景、未来发展、利润走向等进行详细介绍,以此鼓吹老年人进行投资。
宣称中奖进行诈骗
套路3:宣称中奖进行诈骗。
在互联网如此畅通的时代,很多个人信息已经不是秘密。相信南粉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收到诸如已彩票中奖、或被某节目抽选成幸运观众中奖的邮件或短信。
一旦回复短信或点开邮件,我们稍不注意就会陷入非法分子的诈骗陷阱中。
而老年人由于防范意识低,加上对智能手机缺乏了解,面对这种“中奖骗局”更容易上当受骗。
发售没有价值的纪念币进行诈骗
套路4:发售没有价值的纪念币进行诈骗。
泰山币发行暴涨5倍,普通人要投资吗?
一般来说,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纪念币发行机构,但是一些不法公司常常打着“央行旗下货币发行机构”的名义向老人兜售纪念币。
而且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宣称纪念币“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绝世珍藏”等特点来吸引老人眼球,一旦老人表达出购买兴趣还会允诺在短期内帮助老人进行纪念币拍卖。
但是事实却是这些被兜售的“纪念币”只不过是华表华丽的工艺品,其实并没有他们承诺的投资价值。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这花样百出的诈骗骗局有些了解了,但是诈骗手段却远不止介绍的这么多。
那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尤其是老人朋友,在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防患于未然呢?
01
首先:不论是子女还是家人都应该多向老人普及金融理财知识,帮助老人树立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正确理财观念。
尤其是老人在用养老金做理财投资时,一定要告知老人多与家人多沟通、多商量,万万不可轻易做投资决定。
02
其次,防止个人和家庭信息外泄。
老年人由于防范意识低、重感情、贪图小便宜等特点常常三言两语就被不法分子套路到重要的家庭信息。
因此,老人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能轻易地将家庭信息、卡号密码等泄漏给陌生人。
03
最后,万一老人不幸上当受骗,作为家人一定要先安慰老人,缓解其被骗后的自责与焦急情绪,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第一步: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因为公安部门可以及时冻结诈骗分子的资产或银行账户,防止他们卷款潜逃,所以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收资金进行止损。
第二步:收集个人在金融平台上或与诈骗分子往来的证据,包括电子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第三步:积极配合警方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万一被金融诈骗,我们也一定要保持冷静并采取合法的途径进行维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