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9874/8272489f297d3835.jpg)
在时间的河流里,满载着舌尖的欲望。中国的吃食,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最近突然来了兴趣,看了《舌尖上的中国》。
尽管有些味道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改变,但那味道会一直留在心里,勾勒在记忆深处。而有一些,也在历史的长河里失传了。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上“宴”上所展示出的,芜湖的张修林老先生,小的时候爱吃一种叫绿豆水子的食物。而当他的弟子想找这种食物的时候,被人告知绿豆水子可能已经失传了。当食物失传了的时候,那些还知道这种食物的人们,无一不为之感到惋惜。但是,这种食物的味道,会永远勾勒在他们的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
食材就像是养在深闺的美人,等着有人慢慢地推门而入,去体会她的美。厨师与食材,就像是“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样,用心烹调,用心品味。
民以食为天,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八大菜系,还有许多旁系,共有无数道菜品。对中国人来说,吃,是一种享受,不吃,是不可能的。吃,就还要吃得好。咱们中国食物不像西方人的快餐食品,大多数西方人为了赶时间,吃的都是汉堡,三明治之类的。而我们的“吃”,讲究味道。
林语堂先生说:“吃在中国无所不在,无往不通。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亘古至今,聪明睿智的中国人将饮食上升为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乃至一种哲理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说,中国人的吃,不仅是满足胃,而且要满足于嘴,甚至还要让视觉、嗅觉、心灵都获得满足。
我国的传统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也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的家国情怀。食物,除了可以填饱肚子,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每一道食物,都有着独特的内涵。
每一天,都有新的菜品被创造出来。这是凝聚了创造者的心血,还有许多次的试验,才有的一道菜品。中国人懂吃、爱吃、会吃,也会做。千百年来,他们心甘情愿地把大量的精力倾注于饮食之事中,菜中味、酒中趣、茶中情,无论贫富,不分贵贱,都在饮食之中各得其所,各享其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9874/122bfab83c1d18bd.jpg)
最后,借用一本书上的话:再累,也要活得精致而温暖;再忙,也要好好吃饭。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9874/95f5d9601b84a706.jpg)
作者:张慧玲
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启航文学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