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会议开始前,习惯于基于会议性质,集中精力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果是业务相关,会梳理业务背景及逻辑,将重要指标的数值牢记在脑海中,并理清楚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各个指标异常的原因;待到会议之时,即可以非常清晰的进行阐述与解答。如果是组织讨论,则会提前准备好主题,发布流程,让相关人员也提前做好准备,提升讨论效率。
以前常常不愿意在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事上花时间。
一种是本身就不太感兴趣的,比如前面提到的会前的准备工作;觉得做这些事意义不大,不值得为之花费时间。但往往虽然没有去做这些事,时间却也被花在了其他没有意义的事上面,结果反倒把时间白白浪费。
另外的情况是很容易对某些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但粗浅了解之后,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于是就放弃了,却很少去认真对待,花时间去深入进去。但现在回想起来,只是自以为兴趣广泛,其实仅仅只是空有好奇心。
还有一个常给自己找的借口是,长期来看不知道做这个事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如果对长期没有帮助,那就不愿意去做。但这种心态往往会带来问题,对于长期的事,不一定会想的这么清楚,人都是在时刻变化,有时候只看长期,反倒会让自己变得过于狭隘,似乎觉得只做眼前的事的人都是目光短浅的,进入了另一个极端。
很多时候花一些时间集中突击,完成一些小事,比如学习技能与知识点,或是复习已有知识,或是为即将到来的事做好充足的准备,会带来不少的好处。
专业性的建立
较之把时间分散,集中精力击破的效果当然更佳。如学习吉他,如果能够将很大精力投入在对于某一首吉他曲上,花时间练习得纯熟,得到的收益肯定比几首曲目都练习马马虎虎更大。同样的时间,投入到一个点之上,会让自己在这个点上的专业性提升,从而由点带动面的发展。
自信的建立
对于任何当前面对的事都能够认真对待,想办法去了解它、熟悉它,掌握它的规律,有了这些成功的经验之后,在面对其他复杂事务时,也会有相应的自信。
发展的机遇
如果凡事都浅尝辄止,没有花精力去专研,最终也只会得到浮浅经验的集合,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不同事物的专研,总会让人有不同的感悟,以丰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让思维方式更多样化。而深入的了解过程中,会让人不断产生新的想法,渐渐发展出自己独有的优势。
.巴赫与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