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我得了重感冒,正在一个人养病中,呱找我聊天,聊正在举行的被动3000比赛,最后呱邀请我加入了他比赛所在的小组:10组。
群里人称呼我为蝉联两届被动3000冠军的东九大佬。
我是从2021年3月份开始玩线上现金流游戏的,用了20多天升到了超级,4月份开始参加比赛,参与的第一次比赛就是被动3000,运气好获得了冠军。从那时到今天一共举行了5次比赛,我参加了前面4次比赛,获得了两次冠军两次亚军,两次冠军都是被动3000比赛。
这么看起来,我的履历很漂亮。但是呢,我知道,其实我只是在比赛的那段时间玩得时间比较多,之前的比赛都是三天左右,那几天我把时间都用在了比赛上,每次最后的成绩都不错,也总觉得意犹未尽。
下面我说说我自己的一些观点:
1、为了比赛,花费这么多时间值不值?
值不值?其实是性价比高不高?我们花费的是时间,获得了什么呢?指挥的能力,这明显是我的弱项,当我第一次参与被动3000的时候,听到队长指挥那么多人,还要去分析,进行的井井有条,我当时觉得这事我做不来,后来想要验证师门被动3000攻略的我找了几个现实生活中朋友(没玩过,但是听话),又从游戏里找了最熟的朋友凑够6人,除了我之外大家对被动3000都一窍不通,所以,过程进行得异常顺利,22回合就出圈了。这份幸运给我带来了自信,平时不怎么说话的我忘记了指挥对我来说是一件难事,就这样,第一次被动3000比赛,我跟着这股自信废寝忘食地刷着局,最后拿到了冠军。比赛花了3天时间,加上研究攻略的时间,大概一个星期,花费一个星期,能力的提升,性价比很高,也就是很值。
2、如何看待刷局?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玩游戏了,一个游戏玩得久了,我就开始争强好胜,想拿第一名,再后来,从决定玩一个游戏的开始,我会先研究攻略,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刷开局,刷到最好的开局再进行游戏,同时不太好的开局我也会玩,这样我就有了很多号,玩不同的号会有不同的体验,最后,我往往能够利用这些优势,加上长期坚持,拿到第一名。
有很多人玩游戏会选择刷开局,也有些人会选择“无论手里的牌多烂也要玩下去”,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其实,就是选择。
去年我看了一本书,书名《一往无前》,讲雷军的故事,早年雷军做的是金山毒霸,对很多人来说,雷军是成功的,但是相对于跟他同时代的那些成功人士来说,他又没那么成功,雷军在金山毒霸之后做的小米,他把做金山比做把石头往山上推,有了那么多年把石头往山上推的痛苦经历之后,雷军选择了做小米,就是把石头往山下推,只用了九年时间雷军就把小米做到了世界500强。是不是做小米的选择就一定比做金山好呢?如果没有做金山时磨砺出来的能力,我想雷军做小米也不一定有现在的成就吧。
刷局还是玩烂牌?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哪一种更适合自己需要自己去做决定。
3、自动化
对于能刷的、有规律的操作,我都喜欢把它自动化了,这样不需要耗费自己大量的时间,也能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从我参加第二次现金流比赛开始,我就想过自己做一个自动化的程序,写好策略,程序会自己跑,结果、统计和概率,这一切都是数据,如果不需要锻炼指挥的能力的话,也不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刷了,制定好策略,选择10000局,很快结果就出来了。通过这样的大数据才能看出来究竟哪个策略更好,而不是片面的在运气好的情况下哪个策略显得更好。
4、安全边际
我最早玩现金流的目的是提升现实生活中对安全边际的控制能力,我在游戏中不怕犯错,会一遍又一遍地去挑战安全边际的底限,这一点也经常被人诟病,我觉得在游戏里犯错总比在现实生活中犯错好。
5、结语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认知不同的我们,在这个世界里游走,我们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影响,有时候我们也想要主动去改变一些事情,改变自己是一个稍微容易点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超出了这个边界,想要进一步去改变别人的话, 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混乱,甚至慢慢迷失了自我。不要徒劳地去改变别人,改变自己,也可以选择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