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4岁“职场新人”小周,烦恼极了。
因为瞒着从父母安排的公司辞职,被父母要求:无论小周以后从事何种工作,必须每月向家里缴纳1000元生活费。
最重要的是,这笔为家庭分担压力的钱,在小周看来,是父母赤裸裸的威胁,“现在自己就算找到新工作,每个月也就三四千,自己花销都不够,根本不可能有多余的钱给父母,而且自己在家住这么多年,父母从来没提这回事,现在提明显是逼自己”。
因此事而牵起的“工作后应不应该给家里生活费”的讨论,网友们吵翻天了。
有人认为工作以后就应该给生活费了,乌鸦尚知反哺,这是对父母的责任,无论多少钱,至少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也有人认为父母要生活费是为了达到控制女儿的目的,这种观念实在太可怕了!
那么,抛开该不该给生活费的讨论,我们来看看刚毕业的人都过着怎样的生活?
首先是小周这种,工作后仍住在家中的“幸运儿”。
为什么说是幸运儿,因为他们已经节省了工资中占大额的需要支付房租与餐费的钱。
像案例中的小周,自己之前任职的教育公司,负责会计工作,一个月税后拿到手3500元。对于小周来说,仍然是不够的:“这点钱差不多也就够自己和朋友吃饭聚会逛逛街等日常消费。”工作一年下来,小周几乎没有存款。
虽然生活质量什么的或许会不一样,然而,对于到诸如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打拼的“外乡人”来说,3500元的工资已包括一切。
这里说一个我的朋友的故事。
米阳是从比较落后的四线城市考上广州一间大学的女孩。
人生前路,艰难前行读完大学后,她理所当然地留在了广州工作。
来广州之前,从农村小地方出来的米阳连自己家乡市区都没有去过,甚至还是因为中考才到过县城一趟。到广州后,面对繁华的大都市,米阳连搭乘地铁公交、坐电梯都不会。好在几年的大学生活,米阳终于适应了都市生活。
几年后,米阳毕业了。这个时候她的弟弟也到了广州读技校。
文职毕业的她在一家中等公司找到了工作,实习期3个月2000元,转正后3000元。
既然毕业了,当然要搬出学校,米阳租了一间单房,农民房,500元。
弟弟每个月需要600元的生活费,因为米阳觉得自己已出来工作,主动跟贫瘠的家庭提出承担弟弟的生活费。
2000元,扣掉弟弟600元的生活费,扣掉500元房租和120元交通费,只剩下780元。这780元还包括着每个月必要的手机充值费用,餐费,其他之类。
米阳每天带饭到公司吃,饭菜里几乎都是几根青菜,几乎没买过肉类。
然而,说好的三个月转正,公司却没有履行承诺,只是说要等半年后。
米阳拿了整整半年的2000元工资,实在撑不下去。
有一个星期只剩下5元,她到小超市买了一长条丝面,花了4.5元。那一个星期连饭菜都没得带到公司。
实在饿得没办法,她拿了一个月工资后,辞去了工作。
也算幸运,仅仅十天后她找到了工作,实习期2500元,转正3000元。
然而她要靠着仅有的500元撑到下个月新公司发工资。
新公司是一家比较大规模的公司,在办公楼租下整一层,装修得尤为豪华。
大公司员工也多,很少有人关注到新员工。
已经穷到吃不上饭的米阳,想出了一个主意。
新办公楼装修豪华,厕所也非常干净,她每天带着一个超大的保温瓶,瓶里装着一大坨早已糊掉的面条。每天中午下班后,拿着保温瓶到厕所里把面条吃掉。
她告诉我说,虽然很不好,也没有想过卫生什么的,但是自己只能这样做,才不会饿肚子,同时也在新同事面前“保全面子”。
就这样熬到了一个月后,米阳拿到了工资,到市场上割了3元的肥肉给自己解馋。
后来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米阳到新公司后,用了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晋升了部门经理,工资翻倍。弟弟也学有所成,很争气地找到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每每想起这段刚毕业的生活,米阳深有感触,眼眶有泪在打滚,或许,她又想起当年那个自卑、贫穷、却又很拼搏的自己。
毕业后,你是怎么面对人生那段惨白的经历?
有人选择了自杀来逃避。
打开搜索词条“毕业自杀”,满屏充斥着让人惊心的新闻,“台湾研究生烧炭自杀,因担心毕业找不到理想工作”、“中国留学生毕业典礼后跳桥自杀,或因抑郁症”、“女生被指欠学费,毕业当天自杀被拦下”、“毕业两年小伙嫌一月五千工资少,在宾馆烧炭自杀”·········
曾引发社会热议的“名校毕业生烧炭自杀”,经查证,为就职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李焓,工作1个月在公司宿舍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然而,也有更多的人像米阳,有着很难堪的贫穷经历,因着不服输的一股劲,走上幸运的人生轨道。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告诉我们: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幸福,会来敲门。电影来源真实,故事就是取材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的人生经历。作为一名单身父亲,加德纳一度面临连自己的温饱也无法解决的困境。在最困难的时期,加德纳只能将自己仅有的财产背在背上,然后一手提着尿布,一手推着婴儿车,与儿子一起前往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实在无处容身时,父子俩只能到公园、地铁卫生间这样的地方过夜。
加德纳很多人钟情梦想的实现,却往往忽略过程的艰辛。特别是,当面对一个看似无望的现实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坚持,而多少人会放弃呢?
欢迎大家说一说:当年,刚毕业的您,是怎么面对那段生活的?有哪些难忘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