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只能成为自己,并享受那独一无二的自己。
橡树分享
人的身上,呈现很多层面。
比如,我们衡量物性——那些眼睛看得见、经验里能证明自己优秀的。
比如,识字,读书量,兴趣是做什么,习惯是做什么。
而物性背后,关于人的——人性、神性、灵性、悟性,作为父母可能会忽略的。
正如,我们只关注歌词,因为看得见字,却不关歌词背后的音符。
我们在乎什么物化的,孩子就在乎什么。可能恰恰忽略了物后面的人性,会喜悦的,感受的,享受之的,自我在其中主导的“我”。
我们同时需要物性和人性。
就像,同时接受大自然赋予的头脑和体验。
用大自然赋予的头脑的思考推理功能,去分析去比较,寻找错误,思绪万千,与时间赛跑。
用大自然赋予的体验感知功能,去单纯、自如、轻盈、喜悦,只有空间,没有时间。
对世界说是。
对自己说是,也许存在需要我,需要如我所是的我。
不喜欢自己的任何一个地方,身体的、情绪的、能量的,都是对自己的评判。
不可能成为自己以外的任何人。
我享受刚才犯错误的自己,也享受今天做得更妙的自己。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
对孩子的生命说是。
作为一个欣赏者,观察者,就像看见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