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为
无为——认知的最高境界

无为——认知的最高境界

作者: 紫筠散思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12:43 被阅读1006次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5月19日更新的书单是万维钢解读《无为》,这本书原名为《Trying Not to Try:The Art and Science of Spontaneity》,中文可以翻译成《无为:自发性的艺术和科学》,作者是加拿大学者森舸澜教授,他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结果,给庄子的「无为」思想,提出了一个新解释。

    作者认为,人的认知系统可以分为热认知系统和冷认知系统。热认知系统是无意识的,它是人类与许多其他动物所共有,主导的行为大多属于本能,因而自动、迅捷,基本上是下意识的。比如我们日常的动作,走路、开车,并不需要先想好动作要领就能自动完成。冷认知系统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成果,也是人类最根本的特征,需要随时做判断,费时费力,但它的好处是更理性,面对新的信息能够随时调整,给不同任务设定新的优先级。我们也可以说,热认知属于感性认识,而冷认知属于理性认识;或者说热认知是人的自然性,而冷认知是人的社会性。

    书中的核心观点包括:一、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自然的去做事;二、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某个价值观系统;三、要做到无为,孔子主张刻意练习到不需要动用冷认知,老子则主张关闭冷认知;四、孟子认为没必要重建「好的」热认知,把人心中天生的热认知的种子,略加培养就可以了;庄子则认为,根本不做任何事先预设的对和错,跟着热认知走。

    总而言之,无为是不刻意追求,特别放松的去做一件事,结果做得非常自然。要达到无为的状态,做的事情必须符合某个价值观系统。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追求的最高目标都是无为,但四个人都存在漏洞。

    在孔子看来,人行走坐卧要符合礼仪,不能一味的释放天性,怎么舒服怎么来。因为在他眼里,热认知主导的、人的天性,就如同野马和洪水,绝对不能放任自流,必须用冷认知加以控制,并最终完全取代热认知,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无为境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5月23日的《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讲述了《周刊报道》杂志5月12日的文章。文中提到心理学家Anders Ericsson曾写过一本书叫《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概念源于一个实验。Ericsson和他的团队在20世纪80年代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小提琴专业的一些学生,为什么会表现特别优异,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实验的研究有两点关键发现。第一点是,刻意练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学生练习的总时长,并没有比其他学生更多,但他们练习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有针对性地去提高自己的表现,时时关注自己的状态,同时由老师提供有效反馈。而这些就是刻意练习的核心。第二点是,恒心与毅力。刻意练习的核心就在于通过改善每一个小细节,最终获得整体的提升。所以刻意练习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仅如此,可能要放弃很多休闲娱乐,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

    但文章作者Alex对这本书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要控制刻意练习的时间,还要学会刻意休息。Alex强调,Ericsson和他的研究团队都忽略了两点,这两点和刻意练习一起,才能成就顶尖表现。第一点是,刻意练习的时间上限是四小时。第二点是,刻意休息也很重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达成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要用十年:每天坚持四小时的高强度刻意练习,每周五天就是20个小时,一年就是1000个小时,十年就是10000个小时。但其实,刻意练习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要想在某一领域到达世界级的表现,需要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12500小时的刻意休息和30000小时的睡眠。

    刻意练习的作用,就是把外在的东西内化于心。笑来老师说过,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大脑里,有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神经元间联接形成并固化,直至无法消失。现在已经了然,其实那并不是「手指头记住了」,而是「神经元关联通过重复建成并固化了」,进而甚至会产生大脑将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内化」的神奇效果。(《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刻意练习也可以理解为执行意图。这一概念来自「得到」APP专栏「超级个体」2016年11月30日的文章《6-3 不确定时代,学会见招拆招的智慧》。执行意图是由彼得·M·戈尔维策(Peter.M.Gollwitzer)提出来的。执行意图就是你针对某个愿望的明确意图——简单说,就是你“具体要怎么做”。执行意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过去仅仅设定目标的方式在稳定的环境下好用,在变化的情景中,仅仅设定目标就不好使——因为变化带来的压力让你来不及思考,就被情绪淹没,只能依靠本能动作了——而本能基本上又是最糟糕的选择。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提前演练所有的可能性。

    文中举了一个历史上关于执行意图最彪悍的案例《冒顿单于谋反》:「冒顿制作了一种鸣镝,就是响箭。然后给他的部下规定,他的响箭射向哪,所有人必须立刻射向哪。犹豫晚射者斩!这么练了一阵子,有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自己最喜爱的一匹马。部下有人担心是不是命令搞错了,迟疑未射,他立即将没射的斩首。大家开始知道这是玩真的。又一天,他突然把响箭射向他最宠爱的阏氏,又有部下迟疑了,迟疑的又被斩首。第三次,他把响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马,这次没有人动脑筋思考了,全部乱箭齐发。冒顿知道这个“if……then……”的执行意图完全贯彻下去,可以动手了。一次和父亲一起打猎的时候,他突然将响箭射向父亲。他的所有部下,在没有任何知晓和犹豫的情况下,就全部参与了谋反这样灭门的大事,所有的箭全部射向头曼单于。冒顿谋反成功,成了匈奴历史上第一位最强盛的单于。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都是为了避他的锋芒。古代杀君是诛九族的罪过啊,单于把这个心理障碍度过了。你说执行意图牛不牛?」

    罗振宇先生在《认知升级》(上)中说:「当你对一个领域钻研的时间够长,你对它的认知达到了很深的程度,即使一个难题摆在你面前,刚开始你也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事到临头,你真正要做决策的时候,你可能也是在赌,但是你的成功率还是要比那些菜鸟要高很多。这就是所谓的经验,所谓的灵感,所谓的认知差距。你甚至都说不出来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策,但是你就是觉得应该这样选。这就是傅盛说的认知最高境界,你不知道自己知道。」他还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比如说晚清的时候,曾国藩的湘军有一员大将,叫鲍超。一生参与大战500场,身上有伤108处,是湘军最能打的猛将。我在高阳先生的书里面看到,鲍超每次打仗,都是先严禁自己的部队冲锋。他自己骑马站在高处,不断地判断敌情,一旦到他觉得是时候了,就喊一声「差不多了!」,下令全军冲锋,往往大胜。这种对双方形势的判断能力,是多少次大战积累出来的认知,无法言传给别人,他自己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但是往往就是能把握到那个最准确的点。就像岳飞说的,战场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是这个道理。

    刻意练习或执行意图到了最高境界,其实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一切行为都是凭直觉。如果说热认知是感性思维,冷认知是理性思维,「不知道自己知道」,就是悟性(直觉)思维,完全没有规律可循,甚至都不可言传。

    庄子在《天道》篇讲了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庄子虚构的,但它说明的道理却不虚。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越是高手,体会越深刻。像庖丁解牛那种游刃有余的境界,是无法言传的;艺术也如此,所以黄庭坚会说:「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宋·黄庭坚《戏题小雀捕飞虫画扇》)可以言传的只是技,道是无法言传的,只能靠悟,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老庄想要达到的无为境界也不外如此。

    2017/05/24于紫筠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为——认知的最高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ad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