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们的读书法,我才知道,读书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而是像他们说的,这种读法。
朋友A:
看到心智模式的转变,不禁想起了大学时,为考研学英语,选的是宫东风老师的网上授课。
其将考试分为资格性考试和竞争性考试,并提出了以真题为中心的备考思路,深受启发与触动。
恰英语六级考试临近,便依言备考。考前一个月不惜逃课,每天下午花三个小时在三号楼研究历年真题,吃透其中的每一个单词、句子和考点,其先研读起来很难很慢,但持续一段时间后渐入佳境,待考试时提前十五分钟交卷,感觉特轻松,竟考了78分(受限于备考时间和目的,只要及格就好,听力和写作没有刻意准备)而之前我的六级只考了49分。
准备考试,最好能提前知道考什么,那么又如何预知,真题和考试大纲无疑是最好的参考依据。
故备考必先研读真题,同时评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以为后期备考提供指引。短短一个月,每天三小时,采用不同样的真题利用方式和备考方法,英语六级从49分到78分,竟会有此效果。也正是在那时起,个人特别重视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毕业后回家两月准备司法考试,亦如是,先做历年真题,对着大纲划出考点,之后根据个人情况依得分难易度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排序,并非按科目顺序从头到尾学,有些考点少或不容易得分的内容索性不看,毕竟只要及格就行。
当然当时过于自信,只买了本法规,连教材都没买,直接是网上下的资料,根据考点,自己整理学习,后幸以362分顺利通过。而工作后不久,禁不住家人苦劝,也试了下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亦考了八十多分。)
现在回过头看,也算是心智模式的转变。
阿k-阅读,提问A:
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会读了书不会那么快忘记细节,平时读完了,提及的时候自己会想起来,但是细节就忘了
朋友A回复@阿K-阅读
以前读书,只是读过就好,所以忘记很正常。但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读书,有什么收获,带来哪些改变,或许就会不一样了,书也就不会看过就好,单纯追求数量是没意义的。好书,真的需要喜刷刷,反复刷。
朋友B:《跃迁》本身附有书单,一拿到书我就刷了一遍,很爽。最近在看的还有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关于荐书,不妨应用下《跃迁》提到的头部思维、搜索意识和问题树,先问下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检索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头部人物,然后学习。
我很幸运,在大学读的是法学,法理学看的是波斯纳全集,不同于一般法学家,里面全是跨学科知识。民法读的是王泽鉴。大学时看书,要么不看,要看就看大牛的,然后找到大牛的全部文章。一个领域先认准一人,再去看其他人的。
当然工作后看书就相对功利了,往往带着问题看书,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单纯享受读书的感觉了。
朋友C:
说到读书,我也有些看法,之前读书感觉囫囵吞枣,看完就是最大的安慰。然而大脑却不思考。
到后来看书就是像古典老师说的那样,感觉能和自己经验结合里来,看书已经成为了自省,开始进行批判性思考。
如果同一领域看的了解的多了,慢慢的感觉自己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查漏补缺让这个体系更完善,“输入--内化--总结--输出 ”这么一个螺旋式的上升,然后再深想,把自己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有没有可以套用别处的地方,再结合需要套用的情景,进行调整。
看完朋友们对读书的看法,从思维模式的转变,自己体会到两点:
第一,知道一个道理,结合到自己身上,这是用,只有把知识结合自己用出来,这才属于我们自己的。
否则,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们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第二,提到了很多学习方法,比如,读书不应该追求数量,而应该重质量,一本好书读十遍,胜过读十本书,这句话讲的太好了。
有时间的情况下,一本书读十遍是很好的,比如,我就是把《大学生的坟》《异类》,这两本书读了8遍,现在好多知识点都能和刚刚提到的两本书联系起来,包括《跃迁》里的大部分干货和方法,它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