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界
早晨散步到银河公园,曾经夏天盛开满池的荷花,如今已经枯叶落败,满塘凌乱。偶尔几个莲蓬被风一吹也是摇曳浮动。走在池塘边的幽径,一位清洁工人在轻刷着石阶上的白粉。我随意和大爷聊天,然后自然的聊到池塘里干枯的莲蓬,大爷说他们环卫处有长勾子可以帮我打捞几只。听着大爷热情的语言,我的心里暖暖的。拿着莲蓬继续散步在 公园里,不远处的红梅花苞正密,偶尔几朵梅花含苞待放,今天立春。
![](https://img.haomeiwen.com/i7565802/d2bd53f4c6c9cfe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65802/20fd76dee7ea5e9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565802/974a56f85d38f579.jpg)
大自然如此,世间万物如此。有生有死,规律,也叫道。道法自然。人乃万物之灵,从襁褓到暮年,从小到大,从少到老,人要长大,就要经历。
是什么创造了世界万物,是什么创造了季节更替、生老病死?又是什么让种子发芽、宇宙有了生命力?世界的本源是啥?永恒的、无限的又是什么?
二、黑格尔———绝对精神
1、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指作为宇宙万物共同本质和基础的精神实体。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黑格尔认为它的存在是一个自我演化的过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它是纯粹逻辑概念的推衍过程;之后外化为自然界;再后又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自身。
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性的,也叫绝对精神。所谓“绝对”是不容置疑,时间空间永恒的。相对于“相对”,短暂有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565802/f7ac76c730c66682.jpeg)
2、“精神”相对于“物质”,
能动性是指本身具有的能力能量;
“精神的”是具有能动性的属性,是指能够催发万事万物得以发展的力量。具有能动性的是人的精神属性;例如“心灵”
“物质的”是具有非能动性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不具备任何能动性。例如大脑,肉体、桌子、椅子
3、世界的本源是啥?
东方人溯源到公元2400—2500年前,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气无定型,需要容器。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气包括阳气和阴气;二是指阳气阴气相互作用产生的动力,三生万物,提供动力,产生万物。
老子讲“无为”,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能给你定型的规律里面。个人不为,让容纳万物的道(规律)定型。
西方人将世界本源隐喻为“火”,火有形状,可以自定型。西方人追求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讲个体的有为,不把自己融于自然规律中,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4、是什么推动产生了生命力?是谁给了宇宙第一推动?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运动,所有的都是能量。
黑格尔建立了庞大的唯心体系,绝对精神是对世界本源的进一步认知。我们来看历史的进程,我们来看人的发展史,你会发现任何一段历史都不是直线上升的,从来都会有曲折,有停顿、有迂回,是呈“螺旋”式变化的。也就是说世界或者社会是在矛盾中发展进步的。绝对精神是在矛盾中发展起来的。
人是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的内化和显现。永恒不变的本质的东西就是:绝对精神。
绝对精神的第一推动力就是矛盾,用矛盾的力量催生万事万物的能动性,也叫否定之否定、辩证法、螺旋式上升。
例如:荷花开放,花蕾消逝,荷花消逝、莲蓬成熟。
莲蓬否定了荷花,荷花否定了花蕾,通过这种流动性历史生长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必要的,这个必要构成了 生命流动的整体
例如:真理和错误,真理和错误是同时存在的,错误是非常必要的,错误催动真理往前发展。
5、辩证法的逻辑
(1)正题——肯定
(2)反题——否定
(3)合体——否定之否定,自我否定
例如:一是阳气(肯定),二是阴气(否定),三生万物(否定之否定)
矛盾关系推动事物往前发展,变成为另外一个事物,否定前边之否定,让事物第一发展。
正——反——合形成新的上升,为社会发展,为万事万物发展提供动力。
误区:黑格尔的矛盾不是一个人(事物)和另一个人(事物)的对立矛盾,而是同一个人(事物)否定了自己。我是我,我又不是我了,否定之否定。
是同一个人(事物)的自否定,推动自己成长,是成长的内在逻辑。当一个生命失去动力,就会停在原地,肉体活着 ,心灵停滞。
人的成长,学生的升级,无不是在矛盾中完成了跨越。我是我,我又不是我了!
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在物理属性里变了,在精神属性了是否也变了呢?内观自省觉察觉知,在矛盾中完成自我成长!
三、回到生活
人是对立矛盾的统一体,他的作用是发现深层的自己,找到并对生活有掌控感。人要长大,一生都在矛盾中,走向更好的自己。若是避免矛盾,就无法真正意义的长大。健康成长只有经历矛盾,才是心灵的成长。
成长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唯一出路。那么是什么东西影响我们身心发展?是什么影响正反合的失动?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1、害怕犯错
人一旦失去对立面就不再成长,不再犯错就不会进步,失败是成功的妈妈!
这个原点的因素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只要自己不嫌弃自己,只要自己不尴尬,就让别人尴尬去吧!哈哈,不就是个错误吗,反正死不了!
2、听不见别人的意见
不允许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事情出现,只愿意听自己想听的话。一言堂,时间久了,听不到实话。回归现实,老人俗语,听人话有饭吃。
例如:南方插水稻,直线往前插秧苗,永远不会插成直线。有经验的人插秧面,会插一个秧苗,向左偏一下;下一棵就会向右偏一下,这样插下来,中间就是一条直线。
3、两极思维,
要么对要么错,要么好要么不好。只活在一个点,看不到事物的一体两面。必然的东西,没有绝对好坏美丑。每个人的价值评判不一样,赋予的意义也不同。
提高有效思维的能力,学会基本逻辑推理,了解基本逻辑规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以目的为导向的习惯,养成反省的习惯。用结果检验自己的思维效能。
4、向外归因,遇到问题,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
孩子学习不好,自己不幸福,工作不顺心,把自己很多的不如意归结到他人,外部原因上面。拉不出屎,怪地球引力不足,归根结底抗拒成长.对未知的恐惧,怕输的心理,对承担责任的畏惧
任何问题(正题)的出现,都会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反题出现,越是抗拒,围绕你的反题将会伴随一生,烦恼一生。
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自身返生出来的,反题的目的是让我们成长,目的是让我们进步。让问题回到自身,我不是我,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否定之否定!进入自我成长,螺旋式进步!
否则我们的人生就会进入只开花不结果的状态,一生都在焦虑、指责、抱怨的状态下无力自拔。
特别喜欢莫泊桑在《一生》中的一段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可有时我也发现自己可以咬着牙走很长很长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