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稀罕那四年?
提笔随心而发。总在想,我的这一生已经走了多长,而这一生又有多长?我又稀罕了多少?那四年,我该不该稀罕?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定义为“那四年”,赋予时间以度量衡后,不知不觉就会用时间段来划分自己的一生,其实时间是静止的,只不过生命给了它运转的机会。
第一年,呱呱坠地的我来到了人间,带着些许懵懂,认识了后来我所生活的世界,有了亲人的关爱与心伤,有了生活的惊喜与摧残,有了陌生人的接触与疏离,有了大自然的感染与消逝,于是,有了七情六欲,仁德孝义。是时间串联起生活中的碎片,让我得以成长。因为出生时的我还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娃娃,而使命我得变成一个人,所以我就得进入第二年。
第二年,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我就扎根在学习成人这条路上,这条路上的行人很多,多得你根本不认识。为了认识他们,社会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渠道,每一条渠道上,我发现我想认识的和我不想认识的都会接憧而至,最后,我想不想都已不重要了,他们都被我认识。与其发生的故事让我有过快乐,有过激情,有过委屈,有过悔恨,有过醉生梦死,有过悲喜交加。也是这些故事让我萌生了对人下定义的想法,不是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是人的,有的生命可能没被圈以人这一符号,却更值得珍惜。
第三年,我简单的先给人穿上了好与坏的嫁衣,让他们更具灵动,后来我就按自己的意愿,只认识那些我想认识的好人,这样好像可以过得简单点,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在结交的好人里又发现了坏人,我很惶恐,也很害怕,我开始怀疑自己好人的朋友圈里怎么会有自己定义的坏人?我想我是什么人?
第四年,我开始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生命。我想我得从新塑造自己,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人到底是什么,简单的好与坏难道还不足以定义吗?为什么要贴那么多复杂的标签,认识你的人会累,你认识人也会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