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绪似乎被圈在了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周围竖起了厚厚的壁垒,怎么都没法将它打破,突围出去。追本溯源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思维滞涩的呢?
最开始,是怕多思,将自己困在抑郁的心境里,挣脱不开,所以有意识地尽量的少思、不写,让所有的念头和思绪都安静下来,停下来,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心境和情绪。
然后呢,然后就是一天一天的开始忙碌起来,忙得想要去多思多想也没有了时间,慢慢地不需要去控制,就实现了最初不想多思多想的目标了。
再然后,心境平复了,情绪稳定了,思绪却是凝滞了,再也找不到那种文字从指尖随意流淌的感觉,哪怕是流水账似的碎碎念,都找不到可以变成文字的话语了,于是开始害怕,为自己找理由拖延着不去思考、不去读和写……
最后,就是现在这样的状态了,思绪被圈在了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周围竖起了厚厚的壁垒,怎么都没法将它打破;曾经流淌不止息的各种念头,也像那干涸的河流,没有了水,只看见深深的河床,开着裂。
想要多读些书,期望着通过摄入的文字,念头的河流重新流淌起来,让思绪在别人的文字带来的启发中,活跃起来、膨胀起来,最终冲破那厚厚的壁垒,踏出那个狭小的圈子。
2
人生是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在发生的过程中却是混乱的,要想让故事变得精彩,需要在这种混乱当中,找到其中的秩序,并引导故事的发展。
而同样一个人生故事,讲述这个故事的人视角不同、距离不同、时间不同以及裁剪这个故事的方式不同,看故事的人,看到的或许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内容。
如果你是这个讲故事的人,你会怎么去讲自己的人生故事呢?是以感受为主题,给自己过往发生的那些事,附上你的情绪,然后从记忆里,寻找所有与这种情绪有关的事件和观点,来完善和佐证这个以感受为主题的故事吗?比如悲伤、比如欢喜、比如愤怒、比如平静……
假如讲述人生故事时,以感受为主题,那么,每一种情绪,都能生成一个版本的故事,同样的过往,最后将变成无数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因此,你最终想要呈现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就看你在讲述人生故事时,以什么样的主题做为故事的核心。
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一部分来自于真实发生了的事实,而另一部分,却是源于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悲伤的人会想:只有半杯水了,这么少;乐观的人会想:还有半杯水啊,太好了!
要想把人生的故事讲精彩,除了人生进行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怎么的认知去看待实际发生的那些事,然后用什么样的认知去把它们编辑、整理、讲述出来,并在讲述故事的这个过程中,构造出属于未来的更好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