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侄女突然带着对象来串门。这之前没打过任何招呼,搞得大家一度有些慌乱。慌乱是因为礼节上,怕招待不周了,丢了女方的脸。其次,其实侄女已经“消失”好多年了,来得挺唐突意外。
她是随她妈妈一起消失的,连初中都不上就离家多年,自然在妈妈的洗脑下,爸爸家的人没啥好人。
若不是这次到了“谈婚论嫁”没办法了,才会主动登门拜访。
但毕竟是晚辈,不能一般见识,还是先招待起来。
我一向不会看人,全凭感觉。
咱就世俗一点,说点男人可拿到桌面上的条件。
男方24岁,大学刚毕业。在东北上的学(具体哪里不知道),学的体育。在西安上班(上啥班不知道)。家里做生意的(卖调料品),上有2姐,一个已经出嫁。县城有楼房(父母买好的婚房)。
一副黑框眼镜,还没被社会“污染”太多,油腻感不重,叔啊爷的叫的挺欢,烟也发的挺勤,生怕怠慢谁。
讲真,这条件不算多么好,但也很小康了。
反倒是我们女方,处处不如人,或者完全是高攀。
初一就死活要辍学了,一则不是学习的料,二则对赚钱的迫切(也只能餐厅端盘子)。这些年也一直干的各种服务员的工种。正青春里,有一种隐隐约约的“沧桑感”,有一种没被家庭厚待没被社会优待过的匮乏感。
女孩子过早不上学,其实是很危险,很掉价的。她只能通过年轻的身材和颜值拼命拉分,在彩礼上妥协,早嫁为上策。
我自然希望女儿家能觅得良人,本来咱这条件就没啥好拿的出手什么。
侄女的爸妈已经分居(仇人般)7年,娘家与婆家也因此从同村人变成尴尬扭捏的存在。
可毕竟这场合,父母都在席才好。也不知道侄女是否有和男友深度沟通过自己的原生家庭。
于是侄女的爸爸去小卖部买了礼盒,去了老丈人家请“妻子”。结果请不动。
去爷爷奶奶家见爸爸,去姥爷姥姥见妈妈,爸爸妈妈没离婚却连一起并肩出现面对
女儿终身大事这样再普通不过的机会都没有,连人前和谐的戏都不装一装演一演。
这往后谈彩礼,谈结婚流程,谈婚宴都该怎么谈呢?去妈妈家谈一次,去爸爸家谈一次,各执己见又怎么办呢?
还能不能好好沟通了?
这样“畸形”的女方家庭,怕没有哪个准婆家能有耐心相处。
谈恋爱,有感觉有彼此的需求就行了。婚姻,可是两个家庭的介入与参与。一个家庭就如此复杂了,多叫男人为难。
我不知道她们的感情到了什么程度了。只感觉光靠男人的“深情”,尤其是现在还完全靠“始于五官”的恋爱,又能深情多久。而良心,在灵魂还未契合前,并不占多少成分。
若这些都不确定,男人的怜悯有也行。毕竟女孩也是一个可怜的女孩。
我想泼冷水的原因还有,双方的学历(见识)的巨大差别,两人共鸣的点。男方初入社会,有着前途和比女方更深刻的思想。而女方的前途完全是依附在男人身上。尤其是拉扯孩子后,容颜易老后,完全以家为中心后,她的价值她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少,她遭嫌弃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