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巴黎,艺术界迎来了数百年未遇的大变局。从马蒂斯到毕加索,他们用色彩和形式颠覆了原来的绘画传统。用康丁斯基的话来说就是他们代表了绘画艺术的两极,但却用各自的方式成就了一个共同的伟大目标。从此艺术家们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加上摄影艺术的登堂入室,让视觉艺术呈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激进的未来艺术家们推崇充满活力的大都市以及在各种速度中体现的美感,甚至还提出了“烧掉博物馆”这种充满挑衅的口号。
在浓厚艺术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杜尚却没有走传统的艺术创作之路。叛逆的他创作了许多在当时特立独行的出格作品,但充满讽刺意味着却是这些作品后来居然成功了。虽然成功的路径并不顺利,在被沙龙画展一次次否定后,他在纽约找到了新世界。这片新大陆有着开放而热情的艺术圈子,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也让杜尚的作品找到了出路。他开始思考“世上是否有真正‘非艺术’的作品”。所有的艺术风格与欣赏品味都建立在人们的感受之上,如果有独特之处应该就有价值。
杜尚开始利用艺术展的机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将日常生活中的工具或者是工业制成品变成展品。他希望大众明白所有艺术品的地位都取决于观赏者的态度,而美术馆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杜尚的理论比立体主义更加激进,刚开始显然很难被人接受,但是他的这些理念却影响了后来几代的艺术家。关于艺术品矛盾的评价和讨论也促进了艺术界的健康成长。
1915年卡济米尔·马列维奇展出了他声名远播的画作《黑色方块》。这幅艺术创作的独立宣言是无对象画作的自我纪念。与他同时代的康定斯基则在抽象绘画领域里精心设计着构图,平衡着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表达。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既是艺术家充分展现自我的时代,带着开放和自由的气息,强烈的激情,以及对战争的思考。“达达主义”思潮的出现表达了艺术家拒绝美化灾难,粉饰太平的决心。虽然存在时间并不长,却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艺术家们感觉传统艺术已经跟不上世界飞速变化的脚步,于是走上了各种变革之路……
完成这篇文章,准备去吃年夜饭了。一岁又过,很感恩书本陪我度过每一个平常的日子,也很感恩每一位读者的关注。在简书日更六年多收获的不仅仅是成长,还有看事物时更深的思考和圆融的态度。这应该就是阅读和写作带来的正知正觉。就像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好的创作者都有强烈的内驱力,享受了过程,结果就是副产品。虽然小视频时代兴起,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耕耘好简书这块自留地,拥有心安的家园。️️祝福所有朋友和读者甲辰龙年平安喜乐,健康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