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

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

作者: 飞游的心理教室 | 来源:发表于2021-01-14 12:05 被阅读0次

    单向街书店推送了一篇文章,写徐皓峰和许知远的对话。里面徐老师这样说:我们这代人把生活搞坏了,还怪年轻人太着急。

    原文在这里:https://mp.weixin.qq.com/s/l5j15dhnOdtqoIDxuCewgw  有一个接近50分钟的访谈视频,也可以看里面漫画提炼的重点内容。

    他不断提到生活是一个幻象这件事,其实本身就是佛教一直在教导的,认识到红尘世界的空性。就像宗萨仁波切的那个比喻:小孩子在沙滩上堆沙堡,而后沙堡被海浪打坏了,小孩子会因为失去沙堡而哭泣,而大人不会。因为大人能够意识到那只是一个幻象,反过来说,我们生活中又有什么不是幻象呢。

    “当社会速度很快的时候,你的心没有自己,只有外物,你想象的我为Ta争事业,为Ta得荣誉,为Ta找一个美丽的姑娘,Ta其实不是你自己。你为这个假象流血流汗,浪费自己所有的时间,你只有一个人待久了以后,突然觉得我是假的,精神上就会有变化了。”

    我先不吐槽这无处不在的男性视角,先说说“人到底应该把人生意义寄托在什么上面”这件事。

    我在临床咨询中见过各式各样的理由,有的为了父母的期望,有的不由自主地认同了世俗社会的标准,有的是为了躲避自卑,又有人想要寻求不空虚的生活……

    有人把这些区分为“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生活,或者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的区别。

    很多人会说,我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何谈诗与远方,这听上去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借口,但其实不然。不是每个人都含着金钥匙出生,只要你想,你可以在生活中的任意一点找到匮乏的理由,说是这阻挡了你追求诗与远方。这个时候我怀念几十年前民众的那种淳朴,举个听来的例子:导演周浩在大同拍纪录片《大同》,围观群众问干什么,周浩说这是在拍纪录片,群众说这不是安东尼奥尼干的事嘛。这虽然不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但这样的细节让人感动,有些火种被保留下来了。

    那时候诗人骑着咣当咣当响的二八自行车,在诗社里和人激情辩论;那时候人们用塑料皮的笔记本手抄整本小说,把报纸上的豆腐块文章剪下来做成剪报……那时候虽然物质贫瘠,但他们心中有理念,眼中有光芒,没有钱不是唯一的理由,现在随便一个人都比父辈们富足,可却大合唱一般的哭穷,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徐皓峰说:“我这代人回忆童年都有美好的印象,动荡和急躁存在于报纸和电台里,人脸上没有急躁的神情,到了90年代就变了。”这当然有时代的因素,但时代与个人从来都是互相造就,你不能说,你没有责任,都赖这个时代;如果有能力写,就把观点写出来,唤醒散落在世界各地有共同想法的人们;如果能够加入体制,就从自己一点一滴的工作做起,传递善意,不作恶;如果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就用它来改善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这是世界公民的视角,而不是漫天飞舞听到的都是“我”、“我”、“我”。有一位作家小时候生活在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有一次他在宵禁期间溜到街上被一位军官发现,本来按道理应该被严惩,他也以为自己一定完蛋了,但没想到那位军官只是轻轻地警告他让他不要再这么做,就把他放了。环境是“恶”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作恶,你依然可以在面对自己生活的时候选择,这才是人生而为人发展出来的品格。

    需要用一生去修炼的是,无挂碍地碰触事物本质的能力。你以为随便听到一句话就是鸡汤,而把真相和虚假的辞藻混为一谈;但不去抱怨为什么别人要端来鸡汤,而是自己辨别判断,难道不是每个人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吗?用理性去思辨,同时不被僵死在思维的窠臼中,保有感性的能力,热情的能力,爱的能力,不回避关系,不逃避冲突,拥抱这世界。

    能够在思想上感到富足的人,真的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当一个人不被那样的贪婪裹挟,Ta的人生才向更大的可能展开,从此岸世界出发,到达彼岸,被哲学、艺术和宗教所浸染,我们在世俗世界所看到的那些作品,不过是到达那里的人们所创造之物的投影,而那些万里挑一的天才,会在文明史上留下痕迹,激励着还没有出发的孩子踏上旅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fv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