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森田疗法在第一卷中提到,当遇到战火蔓延,或家庭发生困难,或面临考试难关等关键时刻,有些长年的神经衰弱患者,反倒可能丢掉包袱,忘却了以往的痛苦。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遇到大的应激事件,就可以摆脱多年的疲惫苦恼状态,说明并不是真的有问题。而是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对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起抑制作用,交感神经起到让人兴奋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人思维行为就会很活跃,积极乐观。但兴奋过度就会达到躁狂。躁狂让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精力极其旺盛。所以副交感神经起到了抑制作用。而神经类型如何调整呢?所以需要调整行为生活方式,来改变人的状态。而大的应激事件人不是总能遇到,即使遇到也会过去,是不是又会回到抑制的状态呢。所以很多心理问题的解决要从行为调整入手。
原文:神经衰弱终归不能算是什么疾病,只不过当事者本人对于一般人在某种场合也难免出现的感受或心情,枉自执迷不悟,反复不断加以臆想,从而产生迷惑。把它们当成疾病,自己为自己制造恐怖,自我追寻苦恼。或者说把毫无问题的现象误认为疾病,把正常的现象看做异常。这当然不是什么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是他个人在主观世界中制造而成的。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森田的症状的解释是强化,就是对正常心理现象通过精神交互作用强化,成为异常。森田先生的痊愈在于,他认识到困扰自己的都是正常的,自己并没有病。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同样的观念,为什么会产生焦虑。例如我想到门没锁好,就不会焦虑,而有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从而反复检查。观念和焦虑是怎样连结的起来的。这就需要心理分析。
原文:我对神经症的实质,提出了关于疑病性素质的学说,和精神交互作用的主张,并解释神经症是由于过分看重疾苦、总是疑心和担心患病这种基本精神状态引起的。从而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特定的感觉上。注意越是深入,感觉越是敏锐,感受越是强烈,注意力便有更加集中于此,就这样恶性循环地逐渐将这种异常感觉增强起来、恶化下去。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森田认为神经症是由疑病素质和精神交互作用引起的。素质指人格,人格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外貌。比如这个人比较活跃,那个人比较软弱。这个人很幽默,那个人很悲观。人格要怎么调整呢,比如一个焦虑的人就是很在意自己的健康,或者说人在意东西太多了。我觉得这需要饶恕,饶恕所有的人所有的罪。如果制造伤害者继续呢,继续饶恕,饶恕就不在意了。感觉和注意的精神交互作用如何打破呢?认识到感觉是无法消除的,就不会关注了。
原文:实际上这些感觉或精神状态以前也曾有过,只是未曾引起本人的注意,便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即各种症状的观念以前也都出现,只是无意注意,所以一闪而过。而症状则是有意注意,所以与感觉强化,正常变为异常体验。
原文:眼睛尽管还在报纸上走动,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既留不下什么印象,更谈不到什么记忆的问题。没有记忆的事情,当然也就无所谓忘记。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这节指出神经衰弱的注意涣散的问题,这里指注意没有集中到在做的事情上,注意集中到了头脑中那些浮想联翩的事情上。为什么看书时会这样呢,而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注意力却非常集中,这说明看书是无聊的。
原文:也就是说,当你彻底进入痛苦之中,犹如俗说:“深入深山不见山”那样,就会忘记就会忘记以前的痛苦。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神经症者始终是在极力阻止自己进入到痛苦之中,反而使自己深陷在冲突的痛苦中。如能顺流而下,也就体会不到症状的痛苦了。
原文:这种症状的自然治愈,或是因为该患者神经质执着程度较轻,或因某种心机突然变化的偶然机会由天而降。否则,是不能治愈的。总之要靠时机的到来,才能治愈。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人的人格水平不同,即使同为神经质困扰,相应人格水平较低者,更易放弃执着。也或者突然遇到某种转机而觉悟的。所以无论人格水平,或是什么转机,能够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在正确的到道路上走下去,才能更快迎来治愈的时机。而内耗的代价是惨痛的。
原文:有趣的是这儿的“身体多病”及“可谓十倍以上”。所谓多病的“多”,实际上仍只是神经质这一种病,“多”即是“一”。而所谓“十倍”,是说他的病在人世间最重,绝非用2倍或5倍等算式加以表述。因为神经质者的痛苦是主观上的绝对性感受,所以,众多患者均异口同声地一律觉得自己最痛苦。正因如此,神经质患者中,无论是说头沉的、还是胃不好的、或者杞人忧天、自寻苦恼的、或者郁郁寡欢、局促不安的,百分之百都认为任何人也没有像自己这么痛苦、这么百无聊赖。他人的病都无所谓,唯独自己的病才最痛苦。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症状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头昏头重,胸闷心悸,疲惫无力感,身体某部位痛感不适等,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神经质。森田讲的神经质是一种素质,即敏感多虑胆小悲观上进追求完美等。神经症的痛苦是非经历者所难以理解的,病程冗长。在自己身上的是痛苦,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
原文:神经质者对于自己现实中的可喜之处,丝毫引不起兴趣,却非常习惯于在忧郁颓废上下功夫、动脑筋。例如工作上相当出色,在校成绩优秀、学习超众等等。对这类事情却不肯放在心里,似乎这些都无所谓。对这方面不再抱有兴趣、不肯去想、不打算再花费精力。只是一股劲儿单纯地体味人生的痛苦。至于体重是否增加等问题更是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只是想怎样的不健康,不排除精神上的苦闷不行。他们对于真正的痛苦才是痛苦,真正的事实才是事实,这样的认识法则问题,已经失去了正确进行认识判断的能力。只是单单在自寻苦恼、自己吓唬自己的自我精神封锁圈之内。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对于自己的优点不在乎,而对消解自己痛苦却非常执着,这是追求完美的表现,而逐小放大。陷入到对恐惧的恐惧中,对痛苦的痛苦中。
原文:因为神经质是由于执着于某种感觉而把不是病的这种错觉误认为病的一种迷妄症。所以,只有解除这种迷妄性的执着才行。犹如佛家所说:“知惑顿断如碎石,思惑难断如藕丝。”所谓知惑,即在知识方面属于认识上失误的问题,虽能很容易地加以解决;但因思惑乃是感情上的迷惑与执着,恰如藕断后白丝仍然相连,很难一下子截然断开。因此,它绝不是可以从理智上加以治愈的。只有在感情上能够自然地逐步恢复其正常状态,才算治愈。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人的感觉是完全的,而不是只有好的感觉。神经质是对不适感过度关注,认为是不应该有的,所以陷入迷惘。知识上的不了解,找到相应的知识就解决了,但情绪上的问题,讲道理是无效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而情绪的问题,我认为要从生活方式上调整。
原文:例如对待痛苦和恐怖,如果只是告诉患者要忘却自身的痛苦,停止杞人忧天,或不要担心,要鼓足勇气等。这样做,其实只不过是些奢谈理论的空话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这是通常人们的态度,如强迫症者自己也知道没必要担心,但控制不住,所以这样说,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对抑郁症的人讲你要鼓起勇气,只会带来压力。
原文:他们为了使自己不忧心忡忡,实际上却妄自在那里不断地忧心忡忡、痛苦不已。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不适感成为第一感,是单纯的感受,而试图摆脱会造成复杂的不适感。如焦虑引起的头痛,试图消除只会增加痛苦。
原文:关于治疗的着眼点,虽然语言上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但若归纳成一句话,那就是:“归顺自然。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有而且必须归顺自然才行。”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治疗以上问题,就是归顺自然,只有而且必须,这就是森田疗法的效果所在。那么怎样归顺自然呢?自然是指非人为的,情绪是自然的,归顺就是顺从不做反抗。
原文: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就像对待困难那样,实际介入后却又非常容易。患者倘若想逃避这些困难或恐惧,或想战胜它、否定它,这都无济于事。这些做法都使神经质越来越被痛苦束缚使精神冲突、思想矛盾越发严重,症状也更加复杂。无论追求诸种杂多的疗法,或求助于宗教信仰,都只不过是同样地造成了持续执着的结果。这些,都是因为未能实现“归顺自然”的缘故。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预期困难的事,去做时会发现比想的容易;追求一件自己很想要的事物,得到后会发现也不过如此。想象和现实是不一致的。神经症性问题,使用各种方法都是无效的,因为都是在与情绪对抗,而这恰恰就是造成问题的原因,如同用汽油去灭火。而拜佛求神也作为一种方法了。因为这些都违背了归顺自然。
原文:倘若只想方设法消解其愁苦,或为了所谓的治疗而寻求各种医方,这都是枉然的。除非本人的内心世界能“归顺自然、听之任之”,坚持忍受痛苦,听任痛苦的自行痛苦之外,别无他法。唯有如此静待苦恼自行退去的时机才行。这时的患者,如能抱定设生死边缘也在所不惜的态度,即可由此进入穷极生智的境界,从而得以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白隐法语集》中也记录着“无论身体疾病或精神烦闷,皆当远达苦恼之极时,始易得大悟”的论述。这是因为本人彻底进入了纯真的恐怖痛苦之中,已经达到极限或绝境的缘故。人的感知规律就是这样,只有在脱离一切的相互比较和相对性时,才能达到超越痛苦。再如经常出现心悸加剧发作的患者,在受到死亡恐怖的袭击而严重不安时,也只有平心静气、听其自然的忍耐才行。一般常是请医生注射或冰袋冷敷等,一阵忙乱、找来许多麻烦。有的在电车中突然发作时,或被人帮忙抬到医院,或打针抢救等,这都是错误的。需要的仍然只是必须归顺自然。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体验单纯的痛苦,当情绪达到顶峰,就会下降消失,这是情绪的规律。而对焦虑症的惊恐发作,是失控感,通常是濒死感,或是感到自己要疯了。这是焦虑的急性发作。同样森田认为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只需静静的体验。
原文:发作性症状,相当于一次突然的惊恐。吃惊是一种感动,象傍晚的雷阵雨那样,转眼之间雨过天晴。这就是发作时的特征。因此它不用麻烦别人施加外力,自己也不必费什么脑筋,如能将它还原成简单的惊吓,则极短的时间就可过去。再如一般性神经衰弱的症状,相当于恐怖和担心。所以,也必须停止一切费尽心机的活动。只要能减少精神冲突、成为单纯的恐怖,这种感情的消减也不用多长时间,经过一定的时日就能自然地渡过。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这里谈的还是惊恐发作,森田认为是一种急性情绪,是一过性的。一点是发作的问题,而发作几次以后,另一问题是对发作的恐惧,这会影响的社会功能。以前我有位咨客,发作过两次,就不敢再出去了,而在家待了五年。
原文:所有的恐怖与忧虑,倘能用“归顺自然”的态度相待,都可以很快的渡过。
学生、职员等病情并不十分严重的人们,可听其自然地适应其现有环境,切莫休学或懈怠了岗位工作。只要能服从自然规律,自动地协调生活韵律,适应环境,连神经质也可以治愈。
如上所述,神经质的症状,一方面如能转成单一的恐怖,其痛苦可自行消失;另一方面,如果对症状本身听之任之,任其自然发展,虽然受了些苦,只要顺从现有境遇,在生的欲望的驱动和生活琐事的冲刷下,早晚都会像俗话所说的那样“这会儿忙得连长病的空也没有了”。
鄭氏(上海)心理咨询网:这里做了些嘱咐,即不要丢掉工作或学业,在家并不能治好神经症。方法就是理解并能做到归顺自然。体验第一观念带来的情绪,不安就会消失。完全的融入到生活当中,就没时间想这些了。有的人是忙起来就好了,有的人是轻松时会比较好。我以前有位咨客,是个女孩,浙大的研究生,她在忙于论文时,就会严重,各种反复检查。当她放假在家里时,这些问题就没了。所以压力呢,也要因人而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