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支付再次处于变革的边缘

2019,支付再次处于变革的边缘

作者: 陈堡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1:49 被阅读0次

前言

曾经年少轻狂,不自量力地写下一篇《电子支付的三个趋势》,假想着自己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近日想来不由冷汗淋漓。当年幸运地站在支付变革的风口上,妄谈了几点由衷的感受,就具体事例来说虽然可圈可点,却远远谈不上“趋势”。

《电子支付的三个趋势》(《商业价值)2013年2月刊)

  1. 移动支付下一步将向移动金融发展
  2. 支付通道在丰富化的同时,也在加剧安全性危机,最终倒逼电子银行升级改革
  3. 监管方式“化繁为简”,减少业务管理,增强核心通道和资金流向管理

时至今日,第1点预言早已大红大紫,甚至直接造成了支付公司的彻底分化:成功转型移动金融的还有余力不下牌桌,其他的都是岌岌可危。第2点、第3点最终积累为央行的强势出手,关二清、断直连、备付金上缴招招致命,却也事实上使得支付行业中的“脏灰黑”几乎一扫而净。而有预见性的银行也在顺应大势的变革中获得了赶超红利。

以上的描述显然非常不客观,除了不可避免地自卖自夸以外(人之本性在所难免:),更大的漏洞在于这6年间,最大的变革其实是“互联网金融”,以及宽松的资金面+风险投资环境,支付仅仅是其中的一路先锋而已。因此所谓的“预言”成真,其关键点却并不在支付本身。

但无可厚非的是,支付作为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通往新金融和新零售的高速公路,是具备这样的“嗅觉”能力的。

如今,我即将再次回归支付行业,在重新梳理自己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时,惊讶地发现:支付可能再次处于变革的边缘。这次不敢再妄称”趋势“了,只能简单地罗列一些现象和思考,作为今后的印证吧。

现象与思考

现象1,生存门槛提高:存量收入锐减。

先从众所周知的说起吧,断直连+备付金上缴,使得支付公司的传统盈利方式(存款附加收益+通道费)迎来巨变,同时还有监管常态化和罚金加重所带来的不可控成本。部分支付公司除了牌照值钱,其他都成了负资产了。

思考:牌照背后的权责和机遇

首先要认清的是,随着电子支付从电子银行的挑战者成长为如今主导居民资金流动的基础设施,以及从2013年之前的群雄逐鹿发展到如今的双寡头,央行的认知和管理水平是指数级进化的,从结果来看也是符合国情发展需要的。作为一个已经可以影响国计民生的基础业务,资金流向必须是清晰而且严格受管控的,这是保障其他社会服务合理有序的大前提。在此背景下,支付行业一直讨论的大商户的合理性,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因此,抢先认识到”规模量变引发监管质变“的公司,需要重新审视下自家的牌照。一方面对内:已经不合时宜的业务该断则彻底断掉;另一方面对外:枪口对准那些仍然心存侥幸的”大商户“和另类牌照公司,收编战一触即发。

其次,以往与银行的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从备付金存款为主的分支行关系上升到了电子渠道合作的总行关系。成本提升在所难免,某些正常的业务受到”断直连“的错杀甚至会反落后于其他行业竞争者。但是从银行的角度,对支付公司的定位却更加简单而专一了。如何深入理解并实现新时代银行的诉求,未尝不是机遇。


现象2,市场能力革新:新增场景的方法论剧变。

客观的原因在于双寡头过于强大,降维打击的结果使得低进入门槛的“肉汤”已经不复存在了。

支付行业长久以来将”寻找场景“奉为圭臬,但以往的方法不再有效:

  1. 所有 toC 的场景均需要深入运营,而深入运营往往需要专业的团队和资本加持,这方面中国活跃的创投环境注定了支付公司无法抗衡,只能沦为通道;
  2. 存在一部分“硬骨头”场景,但是其中具备战略意义的又被双寡头+银联大手笔占领,普通的支付公司只能望而兴叹;
  3. 支付公司的产品研发双引擎之“行业解决方案部门”,由于人力的战略流失正在逐渐丧失竞争力,而且这可能是无法挽回的结果,最理想的也只能保留“行业研究”的职能。

思考:创投活跃环境带来的新变数

  • 新形势下需要将“万众创业”列为新的变量,重新审视“场景”的内涵与外延。

  • 有实力的支付公司,需要具备内部孵化外部创投的能力,才可能在接下来仍会持续的 C 端和商户端创新场景中分一杯羹,而且可能是 all or none 的关系。

  • 在将支付宝/微信支付当做特殊的“银行账户”来看待处理时,自有钱包客户端反而有了新的可能性,需要找准受众用户人群,需要将“服务”全面升级而非功能和消费商品的堆积。尤其是钱包服务的输出会是很大的突破点。

  • toB 的场景(企业,非商户)仍然是有众多机会的,由于企业服务的特殊性,更强调的是协作而非C 端平台所习惯的上下游通吃,因此支付公司及早介入并联合创新、共同完善的逻辑是存在的。

  • 跨境支付现在是大热门,但本质上是“代运营”服务,需要在更高维上打响战役。以跨境为代表,其他走出国门、避开强监管的业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但是未知风险确实比较大,没有资本和专业人才的加持不太现实。

  • 金融场景的各种模式创新已经告一段落,有数据支撑的既有场景可以尽快启动金融变现,但是受限于资金面的整体萎缩,需要度过一个艰难时期了。

  • 从收入模式来讲,成本定价模式已经注定走向终结,只有超大体量的公司才能延续并强者愈强(会存在越来越鲜明的规模生死线),其他公司只能走向“价值定价“的高附加值产品模型,这在过去(比如上次的变革期2011-2013)还可以说是创新尝试,而接下来这个窗口期(2018-2020)则是生存性。

  • 从合作模式来讲,KYC 既是监管要求也是业务发展的需要,是支付公司服务升级的第一切入点,向中介、撮合、咨询服务的演化是我个人最看好的方向。


现象3,技术加速升级:革命性的技术即将到来。

用这个词实属狂妄,但不如此不能体现其重要性。

支付行业上一次的技术重大升级,是在2012年前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所致,也就是我所说的上一次支付变革期。从最原始的网关型通道,向独立应用型的服务进化,将客户管理、账户管理、风控反欺诈、数据智能等模块一一提炼和独立出来,并结合云服务对内、对外开放提供。时至今日,效果不可谓不显著,只是看起来被互联网金融的光芒给掩盖了而已,而且业内已经有了公认:这是金融科技的雏形。

然而,区块链的到来,使我们无法暂缓脚步享受“延续”性的升级红利。

思考:支付结算,是区块链最可能率先突破的领域

本文不想过多宣传区块链本身,但是支付业务与区块链结合的天然性使得我们无法回避这个话题。而且,国内如此之广泛的支付应用场景、如此之弱的卡组织影响力(或者说,事实上的多中心“卡组织”),都为区块链营造了极佳的环境。由于监管原因,我们现在只能以小规模试验的方式来尝试,但已经使得支付公司可能是最懂区块链、且最具有实践经验的前沿行业之一。最终是在哪个领域得到革命性的应用,目前还无法判断,但机会从来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此外,5g 的推广将极大丰富各类可支付终端,如历史发生过的历程一样,也将带来不小的改变。

写在最后的话

文章写出来就是准备挨批的,贸然提出这么大的话题本身就是槽点了。而且我的出发点其实也很自私:帮助自己梳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在这过程中,如果还能意外收获一些热心的朋友们可以后续常来常往,那就是最大的惊喜了:)

相关文章

  • 2019,支付再次处于变革的边缘

    前言 曾经年少轻狂,不自量力地写下一篇《电子支付的三个趋势》,假想着自己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近日想来不由冷汗淋漓...

  • 2019,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致自己)

    2019,要么出众,要么出局! 有人说:我们处于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整个商业都处于急剧的调整、变革之中!...

  • 每天处于垂死的边缘

    我讨厌一切的声音,家人说话声,孩子哭闹声,楼上不经意的响声,我讨厌汽车马路的瘴气,商场超市的嘈杂,看来我不适合活在...

  • 恋爱中,红包真的是万能的吗?

    支付宝,微信的普遍使用,带来支付方式的伟大变革,这场变革还派生着中国习俗,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以前中国人逢年过节,...

  • 你是怎样在支付的战争中被淘汰掉的?

    支付战争的变革 2018年0费率叫停,2019年友商300以下0费率彻底退出,现在口碑2月28号也就是...

  • Android Q Beta 发布

    2019年,移动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从5G到边缘到边缘显示器甚至可折叠屏幕的新技术。Android正处于...

  • 处于变革中的中年女人

    出差在外更有功夫瞎琢磨,瞎琢磨着就猛然发现自己其实还没有适应这两年多来的各种工作环境的变化。 以前只要做好干活的这...

  • 美国是如何收割全世界韭菜的

    因为新冠疫情,美国处于支离破碎的边缘,国内暴动,经济动荡,虽然勉强挺过了11月,但是12月是否会再次引发债...

  • 边缘

    当我处于这个世界之中, 我也处于边缘之中。

  • 日更处于崩溃边缘

    已经坚持日更快一百天了,最近这几天越发觉得坚持日更有些难了,昨天再一次断更了。 因为白天觉得没什么话题可以写,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支付再次处于变革的边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hh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