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用哪种方式和孩子说话

父母用哪种方式和孩子说话

作者: shiny茜茜 | 来源:发表于2020-01-07 21:39 被阅读0次

    ❤孩子越小,受到父母语言的影响也就越大。看看你跟孩子说话的方式是哪一种:

    🦋第一类:贬低还是鼓励

    贬低——孩子得到自卑;

    鼓励——孩子得到自信。

    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你怎么总是这么磨蹭!”“磨蹭”这个标签,就这样贴给孩子了。

    家长天天念叨,孩子的脑子里,就会固执地给自己印刻上“我就是个磨蹭的人”这个信念。

    经常被贴负面标签的孩子,会变得自卑、怯懦,不敢尝试,也不相信自己会成功。

    换一种说话方式试试:”孩子,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怎样可以提高速度?““我相信你这次能够比上次更快一点点!”

    把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去思考;鼓励孩子,让孩子在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满足快乐。

    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自信。他从来没有被贴过负面标签,自然也就不认为自己是不行的人。

    🦋第二类:命令还是启发。

    命令——孩子习惯服从;

    启发——孩子学会思考。

    “快去写作业!”、“马上把你的玩具收起来!”、“我让你这么干,你就得听我的,我是你爸/妈!“……

    父母喜欢命令孩子,因为发号施令特别容易让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越是严厉的命令,越是容易得到孩子的执行,父母也喜欢这样直接、高效率的方式。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习惯了服从,会渐渐失去自我的思考与探索能力。

    有位父亲,已经40岁了,在单位,升职这类好事从来轮不到他,某位老领导私下评价他“永远当不了一把手,因为没魄力”……他很是苦恼。来上我们的家长课,他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这大半生都喜欢听领导的、服从领导,原来跟他小时候习惯了服从父母一模一样!

    换一种说话方式试试:”今天的家庭作业多不多?你打算怎么安排时间呢?“

    把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去思考,孩子会在自己决定和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断试错,不断自我纠正。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更多的经验,从而让自己越来越独立能干。

    🦋第三类:替孩子开脱,还是让孩子承担。

    替孩子开脱——孩子学会逃避,缺乏责任心;

    让孩子承担——孩子学会承担和责任心。

    孩子起床晚了,上学迟到,怕被老师批评,妈妈说:“我给老师发短信,就说今天上学路上车坏了”……

    孩子跟别的小朋友打架,家长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乖,今天这事儿肯定是对方太过分了吧?”……

    父母出于对自己孩子的爱护,不期然地总是采取庇佑的手段。

    然而,孩子习惯了遇到事情就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渐渐失去做人、做事应有的责任心。

    你还指望这样没有担当的孩子,长大后参加工作,能够得到同事的敬重、领导的赞许吗?

    换一种说法试试:“今天迟到的原因,我会如实告诉老师,我相信下次你不会再起床这么晚了。”

    让孩子承担他自己的行为后果,他会在遇到挫折和打击的过程中,学会勇敢面对、勇于承担。

    🦋第四类:包办还是放手

    包办——孩子学会依赖;

    放手——孩子学会独立。

    “你快点吃饭,我来替你收拾书包”,这恐怕是很多父母都说过的话。

    “把手机交出来,直到你写完作业为止!“看起来是命令,实际上也是一种包办——父母不相信孩子会自我控制,要替孩子管着手机才放心。

    说到底,一切包办,都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自己会管理自己,也不相信孩子会把事情做好。

    包办型的父母,非常容易养出“巨婴“一样的孩子。

    这样的父母太过于操心了,但是,你能包办一时,你能包办一世吗?

    换一种说法试试:“上学时间快到了,我相信你能把握好你的速度。“”我有点担心你会在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你认为怎么做更好呢?“

    父母应该相信,放手,不会造成天塌。但对于孩子来说,摔跤是学会走路的必经之路,他们就是在错误中不断得到成长,从而越来越好的。

    越独立的孩子越是自信。越是犯过错的孩子,越懂得什么是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用哪种方式和孩子说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id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