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自己,是不是太不接地气了。太追求“阳春白雪”了,所以,和身边人的世界是互相隔绝的,没有真正的融入。需要俗一点,心可以不世俗,但是不能太格格不入。要去学习一下,如何才是顺世的。如果总是格格不入,并不是真正的修行。
先让自己变得包容些,而不应该一味地去标榜自己如何如何。没有差别的。你看待别人都是毛病,别人看待你也总是毛病。过去的过去了,既往不咎,把握好当下,当下反省应当如何去做。也不要去迎合,了解了情况以后,介入他人的世界给予引导。脑子一热时只是设想,实施起来不容易。做到才行,智慧修炼在日常。
可是,又缺少一种动力要如此改变,明明自己喜欢的是这些啊,不同的喜好的人啊,为什么要去改变自己呢?喜欢做啥事就是喜欢做啥事,很难去为他人的喜欢的事去改变自己。这样看,别人也是一样的,也没办法去要求别人改变。
不管喜欢的事是什么,都一样。不能放下自己的喜好,就会忽略他人的感受,于是,有了对抗、隔绝,缺少交流。还总是要自我保护,因为有对抗,比如,当你的家人说了什么,你会以为是在反对你怎么样。其实谁都没有错,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很难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 。实际上,它只是一种情绪。根源还是在自己,没有做好,顾及不到家人的感受。从自己出发去评判他人,本来就是错误的做法。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做的够好,家人自然会认可你。如果,你做的不好,家人说几句也应该的。干嘛反驳呢?
如果,对家人都做不到应该尽的责任,怎么谈修身呢?面对家人的抱怨的时候,不要总是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要明白对方的需要是什么,他们并不是在要求自己,而是自己心太过于敏感了,那么以为的。其实,还是自己没有做到啊。家人抱怨几句,就听听,有这样的抱怨才是正常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修身需要接地气啊,学习的文化虽然可以立意高标,但是实际的行为上,还是要落实到点点滴滴,融入,而不是隔绝。融入的同时,还能做出智慧的处理,还能给他人指导和帮助,这才是厉害的。做到这样,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放下自己的感受、评判之类的,放下自己的一切,从对方的角度出发。
虽然过去的经历,有些是难以回首,那也是另外一种。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放下的已经放下了。何必还陷入那个角色里,何必继续寻找要满足的期待呢?一切都是梦一样的,消失了,空空如也了。也只有这个当下,在这里。
过去找不到了,未来也不可捉摸。活在当下吧,别再期待啥了,活的潇洒惬意些,哪有那么多的烦恼呢。情绪来的时候,就让它来,走的时候,让它走。做什么事时就专心做事。
敏感的心,需要些钝感力,大智若愚的智慧,好过七窍玲珑心啊!诗意是要有的,接地气也很好啊!没有哪个比哪个强,偏好之类的,也当放下些。别那么执著。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75653/b439a37d0e6859a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