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钢之革命斗士——读《青年斯大林》

钢之革命斗士——读《青年斯大林》

作者: 高小尚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1:47 被阅读49次

    吸引我买此书的首先是封面:一个看起来略带忧郁气质的帅气小伙居然是日后领导苏联攻占柏林,赶超英法的斯大林,以及故事以抢劫银行作为序章开始——一条伟人之路就是以抢银行这样的大举动开始的吗?(看完得知是插叙的手法)

    斯大林小时候也是父亲家暴母亲疼,酷爱看书(这几点和毛主席、汉密尔顿如出一辙。要有一番成就必先多看书),在神学院里多次私藏禁书,并为了看马克思著作而自学英语德语。

    荒蛮的哥里地区流行拳击、摔跤和唱诗,这些让斯大林成为一个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残酷的斗殴让他学会组队,监控,干扰他人情感等;唱诗则让他迷倒众人(抢劫银行的一个内应就是听了他的诗转粉)并投注感情与创作诗歌上。

    之后在母亲的帮助下进入神学院求学,也避免了被其父沦为鞋匠的命运。在目睹了一场哥里的绞刑后,他对上帝是否公平,是否存在上帝产生动摇。

    斯大林是一个矛盾之人:喜欢诗歌小说,但对其喜欢远不及对指挥和领导的欲望那么强。拥有幸福的婚姻,却选择居无定所的生活,或许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高的道德观和不受爱的羁绊。

    书中描述其之所以能取得政治成功是因为他把街头暴力和古典教育不可思议的融合在了一起。

    在被捕入狱后,斯大林把监狱变成了图书馆:孜孜不倦的阅读并带领身边的人一起阅读、讨论。其领导风范和冷酷作风很快成为监狱领袖。

    之后被流放西伯利亚,但凭借迂腐老化的沙皇体制成功逃离。之后反复策划抢劫为列宁筹集革命经费。而这与强盗无异的日子也让他逐渐形成了一套冷漠的人生观:想要摘玫瑰,就得不怕刺。树叶会在秋天掉落,但又会在春天发芽。

    在其妻子卡托死后,斯大林的生命只剩下社会主义了,他要把一生都献给它!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专注于工作的人,身边从来不缺女伴。每个人都会提到他那双“灼人的眼睛”。他的讳莫如深、傲慢、残忍、警觉、对学习的痴迷和智慧让他深受女性欢迎。他的古怪让他显得与众不同。其冷漠反而让女人更想占有他。而他看上去的消瘦、孤独和邋遢总让女人更想照顾他。

    但他更喜欢年轻、具有可塑性的少女,或者丰满的少妇,这些女人会让他有自我优越感。

    之后仍旧经历各种流放、监视、背叛、逃跑和革命行动,直至帮助列宁完成十月革命。

    斯大林的崛起是必然的。富有智慧和政治手腕、自信、善于思辨和对暴力有信仰和经验、报复心重、富有魅力、残酷无情——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舞台。1917年,终于如愿以偿。

    一个时代的主人公很少会是另一个时代的主人公。如果身在历史的任何时代任何时期,他都不可能最终爬上权利巅峰:他创造了历史,历史同样早就了他。

    斯大林之所以能成为领袖有多种原因:苏联的被孤立、布尔什维克党对铁血男子气概的推崇、一战所残留的肃杀氛围以及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理想。如果不是列宁在新政初期大白了加米涅夫的温和派,并采取集权的领导方式,斯大林也不太可能掌权。

    他生于宗教冲突多发的高加索,在地下革命斗争中完成了成年礼,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暴力、狂热和忠诚是生存法则,经过一次次斗争的洗礼,历经人生的跌宕起伏,融合了暴力与理想,既是经验丰富的革命斗士,又是虔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相信他的统治方法是解救这一深陷为难的国家的唯一方式,也是通往共产主义的唯一路径。

    他用毕生的行动和信念完美阐释了名字的含义:Stalin钢铁之人。而这个名字最终变成了一个帝国和信仰的象征。在他当权时,不争气的儿子瓦西里曾滥用此名,而他则冲着瓦西里大吼道:你不是斯大林,我也不是斯大林!苏联才是斯大林!

    最后的最后,老去的“暴君”回忆往事,想起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他的相识(大部分都只是他人生旅途中的过客。即使生下儿女,也为了革命事业毅然抛下,永不回头)。他们的命运不尽相同,却都是他统治下的这个巨大悲剧的缩影。

    回望过去,犹在镜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钢之革命斗士——读《青年斯大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k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