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有人自带气场,光芒万丈,熠熠生辉;也有人默默无闻,像个透明人,别人甚至都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存在感低是怎样一种体验”的回答,读来有些心酸。答主高中毕业时拍毕业照,中途去上厕所,结果出来的时候发现大家都拍好了毕业照,并大家都没有发现少了一个人。之后,毕业照下来了,依然没有人发现答主没在照片上。
在人群中存在感低的人就像这位答主一样,来去几乎都不会被人注意到。在群体中,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总是很容易被忽略,很容易被打断。而那些自带气场的人,总是很轻易地能成为人群的中心,吸引全部的目光。那么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气场”差别会如此之大呢?在看完《性格拼图》这本书后,我想一个很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内部身份”的高低问题。
《性格拼图》的作者西尔维亚·洛肯是一名语言学博士,她在德国学术交流资讯中心从事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本书中,她描述分析了内向、外向及混合型几种不同的性格,同时用单独一个章节提出了“身份沟通”的现象。她认为人们在沟通时,其内部身份和外部身份的高低不同会影响沟通结果。而在人群中存在感低,总是被打断话语,基本上都是因为其内部的低身份所导致的。洛肯博士详细分析了造成身份高低的五个影响因素,使人们能够有针对性地去提高自己的内部身份,增强在沟通中的自信,摆脱存在感低所带来的困扰。
一、为什么内向的人更容易显得存在感低?
我们去看很多存在感低的人,绝大部分性格都比较内向,很少有外向性格的人。那是不是意味着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就一定存在感低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身份沟通。它指的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们对自身社会定位的权力主张——通过语言、肢体动作及行为。那么一般来说,人群中那些存在感高,自带气场,处于人群中心的都是“高身份”的人;而存在感低,常常被人忽视的小透明则基本上都是“低身份”的人。而沟通身份又分为内部身份和外部身份,内部身份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明确自己的感觉以及想要达到的目的;外部身份指的是如何向外部展示,即如何“表演”。
很显然,高外部身份虽然能吸引一些注意,不至于在人群中沦为“小透明”,但真正的强大气场还是来自于“高内部身份”。有的人虽然性格内向,但是由于他们内心笃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达到目的,就会自然而然展示出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而对于低内部身份的人来说,性格的内外向会导致他们外部身份的表现有所不同,从而内向的低内部身份者更容易显得存在感极低。
外向性格的人由于神经递质中有更多的多巴胺作用,他们天生追求新鲜感和刺激,使得他们即使在无人理会时也会想尽办法制造些“动静”,他们的外部身份表现得更高一些。而性格内向者的神经递质中则有更多的乙酰胆碱的作用,这使得他们对环境更加敏感,在人群中容易感到紧张,对“安全感”的追求胜过一切,一旦感受他们到无人理会便会把自己“缩”起来,他们的外部身份表现得很低。所以,看起来内向的人更容易感到存在感低。
二、影响身份高低的五个因素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五个影响身份高低的因素,分别是空间、时间、能量、对他人的关注以及对自己的关注。
1、空间
在空间这个因素中,谁对空间有控制权,谁就是高身份者。在一个企业内,我们看到通常身份越高的人拥有独立的办公室越大、位置越好,而低身份者则大多共享办公空间。除了这种外在的空间分配,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自身对于空间的掌控感。
这种掌控感包括肢体语言、对自身空间的维护等。比如双脚并拢、身体左右摇晃的人就会释放出较低的身份信号:缺乏稳定性和稳固性;而坐下时稳稳地占据椅子大部分面积的人要比坐在椅子边缘的人显示出更高的身份信号。另外,当有同事把她的手提包放在你的桌子上时,如果你采取回避的态度,就会释放低身份信号。
2、时间
时间是珍贵而有限的资源,因此谁可以占用他人时间谁就是高身份者,换句话说,如果你任由他人占用你的时间,那么你就会释放出低身份的信号。通常本身就已经有高低身份区别的两者,比如你和你的老板,是一定有一方要服从另一方的。如果是平级之间,时间的竞争则暗含着身份的竞争。
讲话被打断就是典型的时间被占用的情况,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内向者而言,要下定决心坚持把话讲完,这种决心就会带给你一种高内部身份,告诉对方:“请让我讲完!“
3、能量
能量指的是力量的投入,在沟通中无论是坚定内部身份和影响外部情境都需要能量。这种能量的根源是内部的安全感和自信,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且确信这样做是正确的。这时候,这种安全感和自信就会表现在外部的声音大小、语音语调以及肢体动作上,让人不自觉地就被吸引。
而缺少这种能量的人往往是因为想做又不敢做,顾忌他人的眼光,害怕自己做得不好遭到他人的负面评价,精力往往就在这样的内心冲突中耗掉。比如开会的时候,领导说还有没有人有其他的想法,你可能有好的建议想表达,但是又担心自己说得不好遭到嘲笑,因此反复纠结,最后就放弃。即使最后开口了,展现在声音动作上的也显得无力局促。
4、对他人的关注
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恰巧对面走来一个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做呢?可能对于外向者来说,这根本都算不上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早就已经热情地迎上去了。而对内向者而言,从看到对方到走到对方面前,这段路程是相当煎熬的。因为他们不擅长与人寒暄,对视的这段路程会显得尴尬无比,有人甚至想假装没看到逃开。这时候,这种躲闪就会释放低身份信号,而落落大方的招的则会显示高身份。
当然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拒绝关注反而是一种高身份的信号。当对方对你不尊重、不礼貌的时候,拒绝关注,强调自己的主权就是高身份的象征。
5、对自己的关注
对自己的关注指的是人们通过外部展示,从沟通伙伴那里索取关注,将惊叹或者尊重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
这种外部展示一方面体现在衣着打扮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言谈举止上。很多人喜欢使用奢侈品的其中一个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奢侈品、品牌的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等能从外在形象上提高自己的身份。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言谈举止展现自己的价值。一个知识广博、幽默风趣、彬彬有礼的人很难释放出低身份信号。
一个存在感低的人,往往是在这五个方面不自觉地持续地释放着低身份信号,让人轻而易举地就能在沟通中“凌驾”其之上。
三、如何提高内部身份,增强自信
我们看到,无论是提高内部身份还是外部身份,都能使自己从“存在感低“的状态中出来,但是要增强自信,还是需要从提高内部身份入手。那么如何提高内部身份呢?
1、接纳自己,发现并欣赏自己的长处
很多存在感低的人从内心里就觉得自己无足轻重,甚至常常想要是自己能变成另外一个人就好了。对于这样的人来说,特别需要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别人都有人做了,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接纳自己,发现并欣赏自己的长处。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在50人的班级里,总是排名23,因此就被叫做“23号”。别等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特长,而这个女孩非常平庸,父母着急得不行。但是女孩性格很好,别的孩子表演了节目,她就在一边不停地鼓掌。她说:“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有人要坐在路边鼓掌”。谁又能说,当人人都想要成为英雄的时候,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不值得尊敬呢?所以,即使是坐在路边鼓掌,也是一种优点。
2、无论如何,不断告诉自己“我很重要”
在一次培训前的自我介绍中,每个人都详细地做了自我介绍,此时临近下课时间,还有几位同学没有介绍。有一位女同学接过话筒很快地介绍了自己,并着急忙慌地把话筒传给下一位。老师问她:“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呢?”这位女同学说:“我看时间快来不及了,别的同学还要介绍”。老师说:“这就是你的时间,是什么让你觉得可以把别人放在你自己之前呢?”女同学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流出了眼泪。
原来这位女生在家里排行中间,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无论做什么,都需要让着姐姐和弟弟,久而久之,她变成了家里“最不重要”的人,事事都可以将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我们的家庭,重要的一些人物会给到我们一些错误的信号,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然后我们也从内心底觉得自己不是重要的,这种“低自我价值感”往往导致我们成年后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也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不重要的位置,因为变得存在感极低。这就是一种低内部身份,因此要不断地练习,告诉自己“我很重要”,这个无论是对着镜子练习还是心里默念,长期坚持下去都是有效果的。
3、改变“自动驾驶”的状态,维护自己的边界
一个人被如何对待,很大程度是自己教会他人的。你允许他人忽视你,对方就会持续地忽视你;你允许他人打断你,对方下一次还是会打断你。这种允许他人随意践踏的生活,会带来巨大的长期压力,消耗大量精力。
对于低内部身份的个体来说,可能用低身份的方式去沟通已经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自动驾驶”状态,比如当别人打断你说话的时候,你就自动沉默不语,默默回避。而要提高内部身份,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先从外部打破这种固定的模式,维护自己的边界。虽然这个对内向者来说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记住一句话,为了对我们而言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勇于冒险。可以试着从一些日常的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境开始练习:“是的,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的话还没有说完,请让我先说完”,配合坚定的眼神和肢体动作。
在人群中没有存在感,似乎给内向者带来了想要的安全感,但是内心真的毫无失落毫无困扰吗?我想不是的。所以,我们真的有必要去问问自己什么对自己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为了那些重要的事情去冒险、去改变是值得的。因为真正的危险来源于固步自封,改变需要付出代价,但那正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你厌倦了做社交中的“小透明”,不妨从今天开始,一点一点提高自己的内部身份,增加自信。我们即使不需光芒万丈,但也依然可以独自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