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2226/a2aa490c52588104.jpg)
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善良对待,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忍让包容,善良有尺、忍让有度,和不懂感恩的人保持距离,和得寸进尺的人不再联系。
在某篇总结了朋友圈的火爆句子的文章中看到了这一句,觉得分外有道理,它也很值得那些被愚善思想道德捆绑着的人好好体悟一番。
说到这话,首先想到的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还有一些由此衍生的故事,无一不告诉我们“善良有尺,忍让有度”这八个字的重要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2226/a1de377ac3deac11.jpg)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是自古那些名人们几番争论求证都未曾定论的议题。但大多数人还是都倾向于相信人性本善,那是因为人们都会被善所带来的美好所吸引,就像将善直接译为做好事一样,冲着“好”字就能得到幸福一般,谁不向往呢?
可是自古以来,人的善又往往被各种教条式的框架所绑架,所以才会出现“愚孝、愚忠、愚善”的种种说法。
那都是因为善过了头,忍让已经没有了底线,这样的人,最终能得善果的是会少之又少。说他们傻呢,也不尽然,其中可能还存在精英人士,只不过受各种因素影响颇深,造就了这样的“韧性”。
我母亲就像其中一例,她自小聪慧过人,但因过于听从外婆的叮嘱,让她嫁人后懂得尊长爱幼,凡事忍让为先,以至于之后经常受奶奶和姑姑的欺负都从未抗争过。
要知道,我奶是育有四子一女的,其他三个媳妇明显得个性强不好惹,她们从未受过奶和姑的气,不但如此,几家住一起时,她们白吃白喝还不用操持家务,就连自己的衣服都不洗。
不用细说都知道吧,家务事全都是我善良的母亲去做的,她忍耐性强好欺,所以吃苦后还要常常受气。
在外人面前是得到了个贤妻良母的美名,但最终也只是在奶年迈无人照顾时一直不离不弃,才得到奶奶由衷的感谢。
姑姑呢,嫁人后也不消停,各家单过后,因为爷奶只有我父母愿赡养,她偶尔来看下还找茬吵架。最后,爷奶过世,她还因为房产问题只告我家(明明所有子女都分到了房产)。
她败诉后仍从不觉得自己有错,父亲是再也不想搭理她,母亲却当着面还能好声好气地劝慰她。
我从不觉得父母孝顺爷爷奶奶有错,母亲追求勤劳善良、贤良淑德的美誉也没错。只不过太过于善良、忍让,的确是会大概率地陷入遭人欺的境遇,除非你运气好,能一直遇到同样善良的人,可这谁又能保证呢,毕竟最难测的是人心,不是吗?
母亲也经常灌输“善”意给我,但自我懂事以来就对她的这个观点不甚认同。我所想的是,我的善一定是要对同样与我为善的人,本就缺乏善的人,我何必要浪费善去忍让甚至可以称为“恶”的人或事呢?
年少时,爱憎分明自此就成了我的座右铭之一,当然憎并不代表我要去做什么,往往只是厌恶,然后远离,花费心神去放大憎,进而要去做些什么的话,我深觉没那个必要,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
步入社会,你才会知道,你的爱憎分明要学会收敛,因为憎往往让你躲不开,为了工作或是家人的面子问题,你只能去面对。
但还是那句话要放前面“善良有尺,忍让有度”,做人要有底线,善良和忍让也同样不能失了底线,若过了底线,那你一定要该说“NO”的时候就要说,该反抗的时候千万别服软!
人有时真的都想高喊,希望拥有顺遂的路,哪怕过于平凡也没关系。但就算如愿让你获得了这样的路,也还是不要忘记“善良有尺,忍让有度”这句话,否则,顺遂也会变得蒙上一层悲色......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82226/3a45a1fbd4e65ef7.jpg)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