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垣理科的学习,与我们近几十年来传统理科的学习方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是:通过美好的体验,帮助孩子自然构建理科思维。
“古希腊有逻辑思维的传统,而我们中国没有,这是硬伤。所以,中国人处理问题时比较模糊,比较飘,不够细致,不够落实。”
我们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真正领悟到理科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可能,绝大部分学校老师的认知模式是这样:老师讲授知识点,学生理解、会做题。而体制外一些积极探索新教育的老师们,虽然弱化了用“刷题”来考核学生的程度,但仍然很难摆脱“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的固有思维。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广大的老师们,从小也是这么被“教育”出来的。经验证明,我们的体验是什么,那我们就只能传递什么。
拿数学来举例,缺少体验的学习,很可能导致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数学原理是什么,自然也就无法构建细腻的数学思维,无法养成数学素养。
那么,理科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呢?
必须要有体验。参与学习的人,自己动手,随着心中的疑问去思考、去尝试、去发现、去总结规律或结论,然后再把这个过程自然运用到日程生活中。
维垣教育的理科学习,有这么几大特点:内容有趣、注重体验、强调思维建构。
下面,我们以数学为例来了解维垣理科的学习有什么独特之处?
第一、内容有趣
无论年龄大小,没有人不喜欢玩。因为,喜欢玩,是人的天性。
会玩的人,说明天性保持得比较好,反过来,越不会玩的人,说明曾经被传统的集体意识束缚得越重。
维垣教育的所有课程,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首要的共同点,就是“好玩”。
所以,维垣是一种懂孩子的教育,这一点非常的难能可贵。
(1)对孩子来说,选择他们喜欢吃的食物做学具,很有亲切感,不喜欢都难啊!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2)不按常理,采用逆向思维去观察和思考,想明白的那一刻就是“哈哈哈…”的恍然大悟。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小提示:上下倒过来看)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小提示:答案是左边数字中O的个数)
第二、注重体验
注重体验,其实就是在玩中学。不会玩,就不会学习。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注:孩子们用多种几何图形拼人物作品)
小学前几年的数学,主要内容是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学校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这样,老师在课堂上讲讲加减乘除的概念,然后要求孩子在家里每天练习“口算天天练”,记录时间和错误量,通过刷题来提升速度和准确率。
偶尔也有用到数学学具,但因课堂时间有限,有考试压力在,故只能略微尝试一下。
维垣所推崇的数学学习,是以体验为主,自然形成数学概念。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具象的东西,帮助孩子建立数感,比如糖果、苹果、小玩具、笔等等。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注:孩子们体验什么是“垂直”和“相交”)
如果“数感”的体验缺乏,那么就是强迫孩子用大脑在记忆。而人的这种大脑记忆是短暂性的,容易遗忘,因为并没有把实物或操作与自己的感受建立连接。
反过来,玩实物的方式,孩子通过观察、触摸、尝味道、与同伴之间的游戏互动等,他们会很自然地产生出愉悦的情感,把抽象的数与具象的物自动关联起来,无为而为的感觉。
(2)关于数的运算,也是这句话:感觉很重要!
比如低年级的加、减、乘、除,可以通过玩围棋子来感受数的变化。运算符号的本质,都是一种操作。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注:用围棋学乘法)
孩子在具体的操作中,才能准确理解和吸收,这种感受会进入深层潜意识,在遇到合适的场景时,就能被自然调用,不需要回忆。
再比如,可以建议孩子们开一个小商店,来帮助理解加、减、乘、除、整数、小数的概念。从进货到卖出去给顾客,他们需要计算成本、利润、一次卖多个…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对数的含义和运用也就轻松掌握了。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注:孩子们玩开商店)
第三、强调思维建构
有了数感、体验感,再高一级的就是构建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不到10岁的维垣孩子,就在做两条平行线的内错角、同位角、对顶角的证明题。
他们用“因为”“所以”的数学符号,一步一步推理出因果关系。比如,
因为“条件1”,得到“结论1”;
因为“条件1”和“条件2”,得到“结论2”;
…
如果前提条件不充分,那么就无法得到某个结论。这样玩的过程,是在帮助孩子一点点体验推理是怎么回事,逻辑思维的粒度是粗还是细。
维垣的理科如何学习?(注:三年级孩子做的证明题)
从小就给孩子体验这种思维训练,那么孩子一旦内化了,就能变成他们自己的分析能力了。
杨老师说过,孩子学数学的时候,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某个新概念、新规律或结论,而是让孩子去体验。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冒出疑问,然后自己再去思考解决方案,发现和总结出新的规律。
【总结】
简而言之,采用有趣的内容,是为了让孩子产生兴趣;
孩子有了充分的体验,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经验;
建构细腻的数理思维,或者数学素养,那么这个能力才能迁移到生活中,用于解决好实际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