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沙漠考古

沙漠考古

作者: imatoki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21:14 被阅读0次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历史经验中那些璀璨夺目的部分,必定也是人类自由意志充分发扬的典型。——罗新《梦见昌平园落雪》

川村俊藏法则——描述黑猩猩的社会结构。

小河墓地分南北两区,与下层相比,上层保存相对完好,因为沙子的特性,雨水会快速渗入沙丘下层。罗布泊刮东北风,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可划船进入该区域。木棺无底,最外层使用牛皮蒙盖,放有红柳枝。木棺由胡杨木材质的侧板、两档、盖板拼合而成。一墓一棺,一具木棺盛殓一个死者,男子墓前立女阴立木,女子墓前立男根立木。随葬品有毡帽、项饰、腕饰、每墓在斗篷外的右侧必放置一个草编篓,尸身着腰衣、皮靴,木别针固定斗篷。棺内遗物还有随葬的经过处理的牛头,发掘时部分女尸可见面部彩绘。经研究人员判断身前为萨满巫师的男尸,腰衣水摆特殊,毡帽有雕有花纹的皮子边,毡帽羽毛超前。另有内盛殓两个木尸的一具木棺,初步判断为因部落战争或打猎发生意外未归死者的替代物,二者关系或为父子或为兄弟。

进入发掘现场时,因缺水及风沙大,男性研究员均剃光头,基本保持一个月一轮换的频率。

摘录自伊弟利斯·阿布都热苏勒的一席演讲No.312 2015.08.23。

沙漠考古工地上需要克服的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昼夜温差极大且缺水的生态环境,发掘过程中要固定沙丘防止坍塌,在不讲人情的沙暴中反复探路等等。伊弟利斯所长演讲中反复强调了团队和领队的不同意义和各自的责任。

向历代考古人致敬。

相关文章

  • 沙漠考古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

  • 善良,就是后路

    一八一四年,一支考古队进入“死亡之海”——撒哈拉沙漠,改变了沙漠者“有去无回”的命运。队员一路掩埋骸骨...

  • 善良,就是后路!

    来源:读者文摘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

  • 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深度好文)

    听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

  • 世界正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

  • 考古复原曹文的“红楼工匠”唐国明说:我就是文化沙漠里的一点绿

    考古复原曹文的“红楼工匠”唐国明说:我就是沙漠里的一点绿 我就是沙漠里的一点绿 作者:唐国明 ● 我是沙漠里的一棵...

  • 世界偷偷奖励善良的人

    先请听这么一个故事。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

  • 善良,就是后路(深度好文)

    (图文综合自网络)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

  • 兼爱原来如此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 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深度好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沙漠考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pr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