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欲望与幸福 - 叔本华

欲望与幸福 - 叔本华

作者: Sunwenn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22:37 被阅读0次
    欲望与幸福 - 叔本华

    序言

    学术方面,除了本行哲学,他还兼习医学、物理学、植物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骨相学、法律学、数学、历史、音乐等。从他做学问的态度来看,可知他对这些学科也是“颇有心得”。

    一、幸福的分类

    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超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一位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地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智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与财富所能做成或代替的。因为人最重要的在于他自己是什么,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也还是自己伴随自己,上面这些美好的性质即没有人能给你,又没有人能拿走,这些性质就好比我们所能占有任何其他事物重要,甚至比别人如何看我们来得重要。

    因此,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因素是我们的人格,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话,人格是在任何坏境中活动的一个不变因素。

    人自身具有什么样的人格,就基本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幸福水平。

    【评】人格是稳定的,类似三观。平静欢愉的气质,真好。

    二、热恋的激情

    性欲是一种最激烈的情欲,是欲望中的欲望,是一切欲求的汇集,而且,如获得个人式性欲的满足--- 针对特定的个体,就能使人觉得有如拥有了一切,仿佛置身于幸福的巅峰或已取得了幸福王冠的感觉;反之,则感觉一切都失败了。

    【评】深有体会才能写出这段

    被爱者的一切条件和性质,愈能适应或满足爱者的愿望要求则愈能增加力量而已。

    恋爱达到更深一层的阶段后,他的思想不但非常诗化和带着崇高的色彩,而且也具有超绝的、超自然的倾向,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完全脱离了人类本来的、形而下的目的。

    当恋情达到最高度时,这种幻想迸发出灿烂的光辉,如果不能与爱侣结合,即顿感人生空虚乏味,连生命也丧失所有魅力了。此时他对人生嫌恶已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有时甚至自寻了断以求解脱。

    【评】1+1>2 ,爱情让人格升华。亚里士多德将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那就是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

    你是否有罪?我不想去探寻,也毫无察觉。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只知道:爱你。

    【评】每个人只能看到另一个人某一部分,要说全部看到只是自欺欺人。所以和你在一起,就好好爱在一起的感受,不去多想过去,以及是什么样的人。

    众所周知,幸福的婚姻并不多,因为结婚的本质,其目的并不为现任的当事者,而是为未出世的儿女着想。

    性爱的发生,是男女以未来的第二代为主体在肉体、智慧、道德方面取得互相弥补和幸福的婚姻,更加上精神特性的调和。

    【评】婚姻本质这个观点和冯唐的观点不谋而合,婚姻和爱情是分开的。性爱的发生这段没懂。

    希腊俗谚说得好:“爱神啊!你是统治诸神和人类的暴君!”

    带着杀人的弓箭、盲目、背附翅膀,这是丘比特的特征。翅膀象征恋爱的善变无常,但这里的“无常”,通常只有在欲望满足后,引起幻灭感觉的同时才表现出来。

    因为婚姻本来就是维持种族的特别安排,只要达成生殖的目的,造化便不再惦念婴儿的双亲是否“永浴爱河”,或只有一日之欢了。由双方家长安排、以实利为目的的所谓“利益婚姻”,反而往往比爱情的结合幸福些,因为此种婚约,能顾虑到种种因素条件,不管这些条件何其繁多,至少它很具体而实在,不会自然消失。并且,它总以结婚当事人的幸福为着眼点。

    佛教把生存意志的否定,称为“涅槃”,这也是人类一切认识力永远不能达到的境地。

    第二讲 

    一、世界的空虚

    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他无时无刻地无不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无同在,最终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是一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

    【评】人只有一生,沧海一粟,历史长河的小浪花,找寻的结果是空无和痛苦?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人生都是一种经历,不断让自己人格圆满的过程。

    我们所经常遇到的痛苦,却常比所想象的痛苦还要痛苦,只有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才真能了解它的痛苦会深到什么程度。在人的心理自然趋向上,我们却又常易忘记自己过去的快乐经验,对于痛苦的遭遇却很少人能磨灭,这就证明人在根源(本质)上原是与痛苦同在的。

    【评】人生四大悲:早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当痛苦来临,天黑了就是遇上挡不住的大难,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们所祈求的东西在得手之前,

    总以为比什么都好

    即到手之后,又不免大失所望

    我们是为需求生命而喘息挣扎

    永远成为希望的俘虏

    【评】期望值不用过高,得到以后的满足感就会增加。当你一开始就做好人生苦难的假设,幸福生活就开始。

    老年与经验携手并进,

    引导他走向死亡。

    那时他所觉悟的是:

    这一生的最大错误,

    是徒然花费如此长久、如此辛劳的努力。

    当我们快乐时,觉得时间很快;当处在痛苦时,则觉得度日如年,这也正可证明能使我们感觉它的存在的积极性的东西,是痛苦而非享乐。

    最令人雀跃的大喜悦,通常在饱尝最大的痛苦之后。

    【评】所以小时候或者年轻的时候经历的痛苦,会让你后面更加幸福。

    当我们没有享受或欢乐时,我们总是经常痛苦地想念它。同时,在痛苦持续一段长时间,实际已经消失,而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它后,我们却仍是故意借反省去回忆它。这就是因为唯有痛苦和缺乏才会产生积极性的感觉,因为它们都能自动呈现。反之,幸福不过是消极的东西,例如,健康、青春和自由可以说是人生的三大财富,但当我们拥有它时毫无所觉,一旦丧失后,才意识到它们的可贵,其中道理正是如此,因为它们是消极性的东西。总之,我们都是在不幸日子取代往日的生活后,才体会到过去的幸福。

    我们怎能相信当一个人死亡时,某一东西本身便消灭了呢?人类直觉地知道,当这种情形发生时,这只是时间中的终结现象,只是一切现象形式中的终结现象,事物本身即物自体根本没有收到影响。我们都觉得,我们并非任何人从“无”中创造出来的东西。从这里便产生一种信念,即虽然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但是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

    你愈是明显地感觉万物的脆弱、空虚和梦幻,便愈是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内在 生命的永恒性。因为只有与此相反时,上述万物的性质才是显然的,正如只有看着不动的河岸而非船只本身时,才能看到船行的速度一样。

    【评】马东在奇葩说也说过这个观点,原来源于这里。就像楚门的世界,如果我们只在船上,只看到船,而没有看到河流,我们就不知道原来我们在另一个物体里面航行。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想,也许人类星球只是另一种生物的某些细胞。

    万物只有一瞬间的逗留,又匆匆走向死亡。植物和昆虫在夏天结束它们的生涯,动物和人类则在若干年后死亡,死亡始终不倦怠、不松懈地进行它的破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望与幸福 - 叔本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qu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