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我的性格的还是挺自我的。” 包括我自己,其实原来也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自我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对很多事情的态度都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
但是人又是社会性动物,只有互相协作,守望相助,才能生存发展,才不会感觉到孤独。
以前我对于自我的理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用自己脑海里的那一套系统去对标所有人。
今天在陈海贤老师的课上,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好像想想确实如此,我们对待不同的人,“自我”的程度也会不一样,比如对待父母,我们就会更加“自我”一些,对待上司就会更加善解人意一些。
今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蒋方舟在微博里说道这么一段话,她说:“一个人的伴侣,决定了他的上限,因为伴侣如果对人生的想象很平庸或者庸俗,一个人就很容易得过且过,放弃追求,觉得”奋斗成这样就行了。这不是把个人的成败帅锅给伴侣,而是说漫长相处中价值观会相互影响。
所以我们不需要随意的给自己贴上 “拖延” “抱怨” “自信” “自卑”的标签。
在不同的人面前,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自己,有时候也许不是我出现了问题,或是我太过于“自我” ,而是我们这段关系出现了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