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好像在寻找点什么,好像是在寻找谁,又好像是在寻找自己,可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要找谁,在这色彩斑斓的路上沿街漫步,心境随着路况起伏,好不惬意。
自12年参加相聚星期三沙龙到17年底五年时间了,从8月份准备的分享迟迟难以出炉,即便是集中了四天的时间也没能做出满意的内容,那几天脑袋都大了,索性放在一边,直到沙龙十周年前夕下了决心无论如何必须用内心的诚意献礼,这次脑袋灵光了些,咨询了身边条理清晰、分享经验比较丰富的几个朋友,终于憋出了这次分享,虽然因为能力和经验的不足最终分享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通过朋友的反馈得知我的心意是完整的传达出去的,对于分享的预告内容,朋友是这样评价的:“感觉真诚,厚重”。
沙龙分享的预告:
一名参加沙龙五年的半大书友,深受沙龙精神感染,曾发起九木分享会。参加沙龙的过程中不但收获了很多个人成长,更认识了非常多的良师益友。本次分享将结合实例和理论为大家献上个人的拙知浅见,是向沙龙十周年迟到的致敬,也是个人成长里程碑的总结,敬请指导。
这篇文章不为复述沙龙的分享内容,只为把重要的几个关键内容整理出来。我管这东西叫‘行为学’简称‘行学’,是个人闭门造车的所得,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而且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所以分享的内容和思考的收获在行家看来难免有些浅薄,不过不要紧,因为这个痛苦的历程让我很快乐,人嘛总得有点爱好不是!~ 多包涵,多包涵哈。
️警告:以下内容都是虚的,参见《心经》《心学》。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认知边界、脉络结构、认知差势。
(这里是个人理论版,多人版还没理出来,应用版就更没谱了)
一、认知边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边界的正常状态是‘不知边界’,第一层是认同边界,第二层是认知边界,第三层是不知边界。形象一点描述就是像一个鸡蛋🥚。
第一层:认同边界,是蛋黄。
“我的”就是边界,是与非同在,认同的和不认同的都包含其中,主要特点是可以虚构,依赖于我们神奇的“想象力”,它主要影响的是“定位”,如我的故乡、民族、国家、性别、观点等(暂时想不起更多的了)。“屁股决定脑袋”现象就是认同边界的变化所导致,边界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角度,角度决定对错。
认同边界超出范围过大导致“自大”,过小会引发坍缩导致自我的崩塌,都是灾难。有时我们像冬天里的两只刺猬终其一生在寻找着温暖的距离。我们可能大多数时候都是错的,但必须要相信自己,自大受挫、自卑受毁,摧毁一个人的内心,就完了。“自我认同”是防御的壁垒、自我保护的外壳,所以跳出场外看自己拿捏尺度这件事情很重要,也就是“临在”。有位著名的哲人说过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外求治标,内求之本啊。
第二层:认知边界,是蛋清。
包含认同边界,在其之外的已知一切,认同边界的自我定位扩张和收缩都在这个范围之内
这两层主要影响要素是:范围、频次、深度,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比如“感情是麻烦出来的”、“脑白金”等,像亲属民间有个说法“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见了”,五服内的亲属是一个基础范围,走动的频次多少影响亲疏感觉,深度交流内容的认知结构同频程度影响认同边界。朋友或物品、观点均是如此,认知结构同频的难度极高、几率极小,所以宝刀赠英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第三层:不知边界,蛋壳之外。
蛋壳保护并禁锢、束缚着我们的灵魂,同时也随着脉络的发展随时变化着,它之外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就成,所以又有人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二、脉络结构
脉络偷个懒吧,借个词“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可以关联好多概念,如“快思维”、“慢思维”或“一按按钮就播放的录音机”、模型、套路等等。现有的模型架构越用就越熟练,要素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挺好,也就是快思维,但有些时候要素条件变化还按照原有架构处理就容易不匹配。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以及各种模型架构的工具,说明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解释的片面有时间再补充吧)
一个人可能同时会在N多个意义框架里交叉理解世界,每个人都有很多认知构架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来自于对我们的过去的理解。我们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结构化思考的循环️呈现,主要分三层:
第一层:信息要素的获取:眼耳鼻舌身意,六种途径识别判断来获取与任务相关的信息。
第二层:思考整理的加工:通过论证类比的方式进行理解重构。
第三层:得出结论的观点:存档或输出观点或行为。
一个小实验,拿一支笔,睁着眼睛的时候扔出去,很容易能够接到,闭上眼睛就很难,扔、看、算、抓是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做事情也一样看清楚、想明白、干到位,成功率会大大提升。这个小实验你也可以试一试?
定位很重要,历史学在相对意义上就是未来学,要想构想未来,前提得到知道当下在哪。而要想知道当下在哪,你就必须得回溯到过去,看看你从哪来。
其中信息的获取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1、生理条件(内部环境),包括体力、精力、智力、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三季人”、“盲人摸象”的故事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
2、文化环境(外部环境),人类千万年来形成的各种观念、习俗、宗教、规定、传统等。
3、生活阅历(交互认知),生理条件在文化环境中认知内容。
前几年《小苹果》带着欢快的节奏和肉麻的歌词,不但火遍全国,还走向了世界。它一定是做对了什么,几岁的孩子一听到它就跟随着节奏摇摆。那是什么呢?是的,结构符合了我们内在的频率,简称“同频”,这事研究有前景。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出自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人皆有不忍之心,那么非善非恶的不忍之心怎么来的呢?我认为是虚构能力下认知结构的平移所导致的,所以跟是否具有类同的认知结构相关,也就是同情心。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人呢?知乎上的一个答案:“因为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自己”。是认知边界内结构同频的结果,当然如果不喜欢一个人原因也一样,内在结构与外部结构不同形成认知差势,根据差势的大小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三、认知差势
陈佩斯早期依靠春晚的节目《吃面条》火遍全国,陈佩斯在喜剧课程中提出一个理论叫“喜剧的悲情内核”,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情绪的由来,喜怒本一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以及形成的观点,观点的对比带来内在感受,内在感受引发不同情绪,不同情绪驱动不同行为,这就是‘行为学’名称的由来。
人类的内心活动非常复杂,以上内容太粗糙,上文没有深入,而且对错先不论,只梳理了表面的结构,离真正的行为学还有好远的距离。不过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慢慢来吧。
最后放几个卫星,1、意识是身体的表达,力所能及便是快乐;2、意识的结构是与外界的匹配;3、意识的发展是融合,语言、文字、动作都是同步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