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因比较而存在

不因比较而存在

作者: SeanQD | 来源:发表于2019-08-04 16:09 被阅读0次

今日忽有所悟,或许后人对老子的哲学观念理解上有误。

《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世人对此解读多为有所比较才有所知,因为知道了善恶美丑的区分,才会明白行善去恶,却忽略了善恶之本的存在,而本质的存在是不需要其它去佐证的。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这不是因为矛盾的存在而存在,也不是因为比较而存在。五十笑百步的美和善是不足以称之为美善的。

这段话的真实涵义是什么呢?

天下都知道了什么是美,都以美居之,或据美为私,岂不就是“恶”了吗?都知道了什么是善,都以善人居之,或以自以为是的“善”去要求己外,岂不也就是不善了吗?

事物的状态相辅相成,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岂不知你所认定了的状态已经转向了另外一种形态。

譬如人们把人之美圈定为标致的五官和漂亮的服饰,岂不就会厌恶标准之外的其他?再譬如美国把美国的意识形态划定为世界的标准,其不善也就大行其道了!

圣人处无为之事,是以善本作为根本的,于形式或形态上是无为的,也就是无用之大用。行不言之教,老子有另外一句话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为根本,言为形式。这也是本末之辩。万物变化无穷无尽,是无法用有限的言辞形式去表述的。儒家的“述而不作”和释家的“诸法空相”与此也是一脉相承。人或有所知,却不足以恃才傲物;在某件事情上或有所成,也不足以成功者自居。事态变化无穷,如果不居于一态,也就无所谓失去。事物变化无穷,但善本知本是不会变的,这也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运动变化中,坚持真理之本。

相关文章

  • 不因比较而存在

    今日忽有所悟,或许后人对老子的哲学观念理解上有误。 《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不因微弱而忽略其存在

    近日来酷暑难耐,阳光使劲地洒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哪有人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呢?只觉得到处都耀眼,到处都是白晃晃的一片,...

  • 淡然处之,不卑不亢

    不因他人奉承,而喜形于色 不因他人否定,而妄自菲薄 始终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 坚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用淡然的心境,...

  • 致坚持的夜读的同学家长

    孩子们,希望你的梦想不因挫折而停止,不因时间而褪色,不因懒惰而破碎,不因诱惑而摇摆,不因独行而彷徨,为了美好...

  • 饮马渡江

    不因愚昧而怒其不争,不因误解而心生落寞,不因不公而患得患失,不因现实而愤世嫉俗,不因应酬而逢场作戏,不因小人而授人...

  • ——一物一语——

    在生活里存在的每个物件,都有自己的意义。但它们的存在,不以我的爱好而存在。 人也是如此,不因自已的平凡而失去生活的...

  • 写一首和生活无关的歌

    一首歌, 不因为无人听而辗转反侧, 只因旋律的清和存在着, 我的歌, 唱响在天际, 唱响在夜空, 不因生活平淡而选...

  • 有福的女人有三气,你有吗?

    有福的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压力而弯腰,不因诱惑而迷茫,不因清贫而颓废,不因困难而...

  • 散文是插上翅膀的诗

    辗转着走过季节的痕迹,仿佛再一次回眸远去的足迹;不因时光的流逝而浅淡,不因生活的窘迫而深刻,只是那样平淡自然地存在...

  • 再出发

    事业不因一撅而不起 爱情不因一失而不来 婚姻不因一拍而即散 家庭不因一言而不合 幸福不因一事而不复 世上任何事都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因比较而存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dy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