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动机与人格》预习作业(二)

《动机与人格》预习作业(二)

作者: 2019那些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0-07 13:37 被阅读0次

    1.第三章

    (1)你能举例说明,满足一个基本需要,认识能力会发生改变这个观点吗?

    答:我理解的“认识能力”是从P44“注意力、感知、学习、记忆、遗忘、思维”这几个维度来定义的。

    举例:P43“任何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最根本的后果是这个需要被平息,一个更高级的需要出现。”一直以来,感觉自己“爱与归属”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小时候,家里三个孩子,我是最不受待见的一个。因为我顽劣、显摆、浮躁、聪明但懒惰(这都是成人评价的),姐姐优秀低调、妹妹聪明努力。总觉得没有人爱我,总感到深深的匮乏感。这是我自己的心理现实,也许并非事实。结婚后,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被抛弃。在电视剧、小说中,恋人分手、亲人去世,我哭得稀里哗啦,但是,都是留在原地、被抛弃那个人(我认为的)引起我内心的共鸣,而甩手走开那个人,通常引发我的愤怒和失望。婚姻生活的前些年,我全力以赴控制先生,像警察对罪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我的恐惧。但事实是,无时无刻不在担忧之中。结婚20多年,在婆婆家和先生深深的爱和包容滋养下,直到近几年,爱的需要才基本得到满足。我不再固着在这个需要上,不再敏感。随后,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涌现,并愈发变得迫切。因此,我开始了南明网师的学习,线下也报了心理学课。由于孩子已经读大学,晚上只要不加班,我有大块的时间,不是广场舞就是聚餐、逛街、刷微信、看电影……我感到强烈的空虚感,也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那样的行为,只能暂时满足。自从开始啃读,每天大块的时间,都是在读书、思考、写作业,学习让我感到充实。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朋友同事愿意和我聊天,其实是期望用心理学知识解释他们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我也乐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每当这时,我就感到自己有价值,很欣慰,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学习后,自己对人生开始重新思考,分析为什么会得“空心病”,一再追问人生的意义,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观念的重塑慢慢在改变我的行为。在现实中,牢骚、埋怨逐渐减少,关注点变成了用南明理念去指导行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实现一点点教育理想。虽然很艰难。学习后,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建立一个系统,思考方式变得复杂,不在信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我的认识能力发生了改变,发展出了对爱的正确认知,发展出了信任,发展出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也改变了认知。

    (2)你怎么理解任何需要的满足,只要是真正的满足,都有助于性格的形成?

    答:三个方面来理解:

    1.P47:一个得到了充分满足的需要遵循自己特定的发展过程,根据其特性,或者是全然消失、或者是以后的生活中维持低水平。

    我自己的例子:安全感的需要部分得到了满足。先说得到满足后。我对于身边的亲人朋友,都非常信任。办公室的同事,合作紧密,没有猜忌和提防。未满足的部分,从小似乎就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战场。我就是战士。在与人相处中,多的是争输赢,少的是互相信任和支持。这迁移到现在与陌生人的相处。对陌生人的极度不信任,充满了提防,恐怕对方欺骗我、糊弄我。这时的我,从办公室那个温和、友善、热情、包容的大姐,变成了冷淡、浑身长满刺、眼中闪着警惕的光的猎狗。这是我性格的两面性,也是安全感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的反面例子。

    反之,我的一个朋友q,由于是70后的独生子女,明显感到她的性格非常完善。对人信任、敢于直言、灵活随和、慷慨乐观,对第二任丈夫带来的孩子毫无保留、关爱有加,甚至好过自己的女儿。但是并没有道德绑架,而是真心所致,随心所欲不逾矩。因此我特别喜欢她、佩服她。她同一性整合的很好,内心很少冲突、纠结。这是她的安全、爱与归属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些需求都消失了或是低水平维持。

    2.P48“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检查一下基本需要满足所产生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最具有优势的基本需要开始。”

    以我自己的“吃”为例。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吃”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后来,条件慢慢好起来,我遇到新鲜的、奢侈的食品,都控制不住要去尝试。尝试后,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现在,不再对“吃”感兴趣,任何高档饭菜、山珍海味、奇异的食品,都很难引起我的兴趣。

    反之,还有很多老年人,似乎还未满足。在旅游团中,他们往往只顾自己吃饱,很难顾念其他的团员,引起其他团员不满;自助餐违反规则,浪费很多,还会捎带,遭到服务人员的白眼。童年食物和物质的匮乏,造就了这一代的行为,如果懂得这背后的心理学,则会有更多悲悯之心。

    3.P49“从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这些直接的性格方面的结果再进一步,就是这样一些普遍性的特征:仁慈、慷慨、无私、宽宏大量……这些品质似乎是一般需要满足后的间接后果,即不断改善的心理生活状况的间接后果。”

    我观察生活中这样一类人,被人称作善良、人品好、不自私、大气、坚定、信任……,均是原生家庭给予了充分的满足。家庭结构中,这一类人有的是独生子女,有的是家里很多女孩,只有他一个男孩,有的是家里的老小(父母生养的时候,已过35岁,更多对孩子的爱、温暖、满足),有的是自身聪明伶俐、颜值高,父母自然倾斜更多;还有的虽然不属于这样的地位,但是母亲母性十足,母爱滋养得好。

    反之,一些被人否定的,自私、不相信别人、狠毒、吝啬,就是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滋养,很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从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满足,比如,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就多疑、提防心重,觉得别人都会骗她,不信任别人不信任这个世界;觉得无私的人都是傻子,人只有靠自己,别人都靠不住。性格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

    因此,这些优质的品质与童年时期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3)学习和需要的满足一节内容是在批判什么,是在强调什么?(P46)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体验对性格形成的作用,你能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行说明吗?

    答:①批判:联想学习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因为他们对学习的定义只强调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变化,那是不够的;把机体的目的看做理所当然的事,将目的看作存在于机体内部,对于机体具有内在价值。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机体将会做任何必要的事。强调:机体本身拥有终极目的和价值,在人体内的认知和意动过程建立强有力的关联,比前者提倡刺激-反应的关联更强。

    马斯洛提出性格学习或内在学习的概念,他们是以性格结构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的。主要是5个方面:1.独特而深刻的体验的教育作用;2.重复的体验引起的感情变化;3.由满足-挫折的体验引起的认知变化;4.某几类早年体验引起的显著的态度、希望甚至人生观的改变;5.在机体对任何体验的选择性同化中,不同的同化结构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②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明体验对性格形成的作用:1.独特而深刻的体验的教育作用:自从学习心理学后,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写下自己前一天的觉察,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动机、对他人、对事件。我觉得自己这样做了几个月之后,对自己的教育和促进是巨大的。不再自动化思维,会洞察潜意识,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更会宽容别人。

    2.重复的体验引起的感情变化:都说婆媳不容易和睦,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并未把婆婆当作亲人。但是婆婆对我却是一直关爱、宽容、体谅,虽然不太善于表达,但我能感觉到。23年了,这种重复的体验引起了我感情的变化,我也主动关心婆婆,发自内心地把她当亲人,去理解她、关心她。这是感情的明显变化。

    3.由满足-挫折的体验引起的认知变化:在职业生涯中,有几次改变的机会。可是我并没有抓住,而是随他溜走了。今年迈入46岁的门槛,深刻感受到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命运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感叹时光飞逝,抓紧时间学习,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工作中,理想主义总是遭遇现实的挫败,开始只是怨天尤人,体验到无力感,于是改变方式,靠近理想,能做多少是多少,至少离理想又近了一步。

    4.某几类早年体验引起的显著的态度、希望甚至人生观的改变:我们家三姐妹,由于重男轻女的文化作祟,总会体验到别人看不起我们家没有男孩。因此在妈妈的教育下,认为自己不能比男孩子差,要比男孩子还要强。不论从体力劳动到学习这类脑力劳动,都要高人一等。这也造就了我们三个特别努力奋斗,但同时也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对男孩女孩的话题格外敏感。由于特别关注类似的体验,我们的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男权社会,女性某些方面确实不如男性,甚至承认“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时而觉得自己强大,时而觉得自己弱小。所以,对家中的男性没有稳定的态度,时而否定的一钱不值,时而敬重的超出现实,心中矛盾重重,又经常安慰自己:虽然我们是三个女孩,但是比三个男孩的家庭过得好多了。我观察家里全是女孩的家庭,往往女儿缺乏安全感,喜欢控制别人,有一种不甘落在男人之后的、否定男人、控制丈夫的偏执。现在我变了,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女权主义者,而是承认男女的差异,因为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并没有性别之分。

    (4)你怎么理解马斯洛提出的满足和健康、满足和病态的关系?

    答:P47“健康成年人的许多典型品质是童年年时期对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积极后果,例如,这些品质包括给予被爱者以独立自主的能力、忍受爱的匮乏的能力,爱但又不放弃自主性的能力等等。”

    一个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摆脱束缚而追求自我实现,就是根据内在的发展而不是环境决定论上的外部发展,被满足了的健康的人对于环境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隔离环境。在环境与人的关系中,人的目的和天性是根本性的决定因素,环境是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的手段,这是真正心理上的自由。这也是真正的健康。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正常情况下应该消失却仍然存在,并且活跃程度大大增加。这会造成神经症,影响了人的心理健康,也可以说人格不健全。人会对未满足的需要心心念念,用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去满足它。

    如果过度满足,就会导致病态。物质、心理过度满足都可能导致病态。在物质满足时,一段时间以后,幸福感不再与物质有密切的关系,过度满足,则成了欲望,不断占有物质,其实是成为了物质的奴隶;对儿童的爱和尊重应该与家长或成年人应得到的爱和尊重协调起来,过度则成了溺爱。

    物质匮乏,会让人倾其一生去追逐,过度满足,会形成欲望,欲壑难填,人生的目的就是不断拥有更多的物质,两者都成为物质的奴隶;安全感的过度满足,会使人停留在舒适区,不愿意去外部世界打拼,安全感不被满足,会使人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戒备、怀疑,阻挡探索的脚步,失去探索的勇气。平衡就是人生之道。超越性病态是指生活中缺乏价值感、意义感和充实感。徐凯文教授提出大学生得了“空心病”,我却认为“空心病”无处不在。广场舞、暴走、聚餐、旅游、保健品、看孙子、遛狗等行为,就是中老年人的空心病,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打发时间,寻找价值感、意义感和充实感。这是因为物质满足却缺乏对精神的需要的认识。物质满足了,并不能自动化的解决价值体系、认识意义等问题,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满足精神的需要。还有,过度满足不知道珍惜,就有必要体验一下失去,才知道拥有的珍贵,才会珍惜。

    (5)你怎样理解高级需要的功能自主?

    答:如:“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发展出爱的能力,即使遭遇背叛,自我也不会破碎,聚合性很好。反之,爱匮乏的人,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完全丧失了自我,自我坍塌。一个女孩,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又遭遇男友劈腿,就感觉自我破碎,有轻生的倾向。

    如果在一个穷人家,低级需要没有被满足(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爱(家庭、父母的爱)与归属、求知(讲故事、阅读)等高级需要被满足,获得了价值和体验之后,高级需要就不会依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就像朱自清宁可被饿死,也不吃日本人的大米。这是实现了人的自由,不被低级需要所控制。满足了高级需求,遭遇重大挫折,也不会退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临终前还念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疫情期间,有耄耋老人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冲在前线,这是抛弃了自身安危,医者仁心;洪水地震天灾之时,有救援战士,舍生取义;南非总统曼德拉牢狱生活27年,仍然不改反种族歧视的初衷;苏格拉底,为真理付出了生命。一个人有了信仰(高级需要),就会不再顾及低级需要,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反之,叛徒怕死,是因为高级需要没有实现功能自主,在生死攸关的选择面前,他选择活着。

    2.第四章 重新考察本能理论

    (1)马斯洛重新考察本能理论提出的核心假设是什么?

    答:假设机体内存在某种积极生成或自我实现的倾向。我们的机体远比一般所认可的更值得信赖、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能力。

    (2)对传统本能理论的批判中,马斯洛各提出了哪些新的看法?

    答:①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纯粹的运动肌动作,还有如先定的冲动、表达性行为、应对性行为、对目的物的追求及情感色彩。

    ②人也是一个生物族类,不会完全脱离遗传的影响,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至少在某种可以察觉的程度上是先天给定的。应该用遗传的程度的差异思考,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

    ③本能并非强大的、牢固的、不可更改的、不可控制、不可压抑的。真正的人,应该同时具有最清楚的人类性和动物性,二者并存,并不冲突。

    ④马斯洛并不认可人的动物性是邪恶、贪婪、自私、敌意的,他认为,如果实在要类比,那就找最接近人类的类人猿。类似于儒家的“仁心”,人之初,性本善。

    ⑤错误的看法是把人类的本能性冲动与理解力截然分开。对于人类来说,本能性冲动和理解力都可能是类本能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结果或者隐含的目标可能是同一的,合作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⑥本能与社会不是对抗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的。类似儒家的成己达人、佛家的渡人渡己。健康的社会,最终是个人的努力成就了自己,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向好发展,实现了高度统一。

    ⑦任何一个需要的满足,随着它逐渐平息,其他曾经被挤到一旁的较弱的需要就登上突出的位置。需要永远不停息,一个需要的满足产生另一个需要。

    ⑧承认合理的动物性需要,会促使我们去满足这些需要,而不是使他们得到挫折。

    (3)你认为马斯洛会认为本能是“恶”的吗?

    答:不。马斯洛在谈到人的生物性时,否定了神学和弗洛伊德对人本能的定义:邪恶、自私,肯定了良心、理性、道德,并不是后天的虚饰,而是先天存在的。

    (4)为什么马斯洛会认为基本需要是类本能?

    答:①人类具有独特的本能。

    ②基本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否则我们就要得病。

    ③基本需要的满足会产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效应。

    ④基本需要的满足物的必需性使他们自身与其他需要的满足物区别开。

    ⑤主要的心理治疗方式都培育、促进、巩固了基本的、类本能的需要,同时削弱或彻底消除神经症的需要。

    ⑥教育、法律、宗教应该起到保护、促进、鼓励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等类本能的需要和表达。

    ⑦基本需要的类本能性质能够解决和超越许多古老的矛盾,如生物性和文化、天生与习得、主观与客观、独特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帮助人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冲动、情感、快乐和痛苦。人的生物性不仅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人发现自己的客观的生物本性、动物性和人类性,即自己的存在。

    3.第五章 需要的层次

    (1)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有什么不同?

    答:1.高级需要是一种较晚的种系或进化发展的产物,越是高级的需要,就越为人类所独有。

    2.高级需要是较迟的个体发育的产物。个体出生就显示有生理需要、爱的需要。再过一段时间,婴儿才表现出对独立、自主、尊重及表扬的要求。自我实现就更晚了。

    3.越是高级需要,对于维持纯粹的生存就越不迫切,其满足也就越能长久的推迟,并且,这种需要也就越容易永远消失。高级需要不大善于支配、组织以及调动机体的自主反应和其他能力。剥夺高级需要不像剥夺低级需要那样引起疯狂的抵御和应激反应。

    4.处于高级需要的水平上,意味着更大的生物效能,更健康的身体。

    5.从主观上讲,高级需要不像其他需要一样迫切,不容易被察觉、易被误解,易与其他需要混淆。辨清自己的需要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就,对高级需要更是如此。

    6.高级需要的满足更能引起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低级需要很难产生高峰体验、极度幸福或宁静、高尚等感受。

    7.对高级需要的追求和满足代表了一种普遍性的趋于健康的趋势、远离心理病态的趋势。

    8.高级需要的满足需要有更多的前提条件。在高级需要的层次上,生活更复杂了,需要有更大的活动场景、更长的过程、更多的手段和阶段性目标,以及更多的从属性步骤和预备步骤。

    9.高级需要的实现要求有更好的外部条件。

    10.两种需要都得到了满足的人们通常认为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他们愿意为高级需要的满足牺牲更多的东西,而且更容易忍受低级需要满足的丧失。

    11.需要的层次越高,爱的趋同范围就越广,即受爱的趋同作用影响的人数就越多,爱的趋同的平均程度也就越高。

    12.高级需要的追求和满足具有有益于公众和社会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越高级,就越少自私。

    13.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更接近于自我实现。

    14.高级需要的追求与满足导致更伟大、更坚强以及更真实的个性。实际上,生活在自我实现层次中的人既是最爱人类的、又是个人特质发展的最充分的人。爱人类和自我发展最充分并不矛盾,反而是一致的目标。

    15.需要的层次越高,心理治疗越容易,而且越有效。

    16.低级需要比高级需要更局部化、更切实有形,也更有限度。低级需要的满足更可观察,更有限,高级需求几乎是无限的。

    (2)基尔凯格尔有一句话:“人啊,你到底是有罪还是有病”?你认为马斯洛会怎样回答?

    答:马斯洛会说:人无罪也无病,我对人类积极潜能抱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西方神学认为,人的本能是自私、残忍、掠夺,人带着原罪来到这世界,是来赎罪的。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兽性的、卑鄙、谎言、暴力、黑暗的,文化是对本能的压抑。我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人出生时,都是健康的机体。需要在后天没有得到满足,才产生了病态。文化是基本需要的满足者,而不是需要的禁锢者,文化不仅为人性的需要而创造,而且也是由人类的需要所创造的。应该更少强调文化与本能与需要的对抗,更多强调他们的配合协作。人的机体内部就有向上向善向着自我实现的追求。由于需要没有满足,而形成创伤,对某一需要特别敏感,形成神经症。我认为,只要满足了需要,人都是健康的,会逐渐发展出信任、良好的意志、智慧,更高级的需要推动人成为自己,实现自由,实现高价值,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更好发展。

    4.第六章 非动机的行为

    (1)“一句话,发展是从内部而不是从外部进行的。似非而可能成立的是,最高级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即纯粹的表达性行为。换言之,自我实现的动机是成长性动机,而不是匮乏性动机”。(P85-86)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表达性行为没有目的和动机,无需费力,主要取决于机体本身的状态,不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不容易被控制,无意改变环境,本身就是目的,无意识的。纯粹的表达性行为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开放性、无所演示、不行修饰、自我暴露。一个画家,尽情表达自我,不需要有愿望、批评、指导和意愿,这种自发性能产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来自画家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在画画的时候,他是纯粹的表达性行为,没有什么动机,达到了非动机。他画画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这样,他就实现了自由。匮乏性动机指的是缺少而需要满足。这个画家不存在缺少而去满足。画家到达了自发状态和忘我境界,画家和画之间产生了深刻链接,达到了物我两忘的高峰体验。成长性动机抛弃了禁锢、自我意识、文化适应和尊严,是机体内原有存在物的一种内在的增长,是机体本身的增长,因此,是内部而非外部的。

    对照自己啃读学习,目的就是为自己的心理学学习提供哲学背景。最开始报《中国哲学简史》,以为“简”是简单些,自己能搞定,没想到如一老师又要求配合阅读《中国哲学十九讲》,牟老先生学贯中西,对照康德、黑格尔等哲学思想,对我这个“小白”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打击。我充满了愤怒,每次强迫自己写完作业,都恨不得把书狠狠的摔在地上,以解心头之恨!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挫败、无力、自我怀疑……一次又一次,咬着牙,又拿起来,终于学完了,似乎什么也没学到,做过关作业的时候,也是东拼一句西凑一句。这次学《动机与人格》,刚开始以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基本都懂了,学起来可能没那么困难,没想到一入书中深似海!老师出的题水平极高,有针对性的突破重难点。每次写作业,除掉读书的时间,第一次用了3个多小时,这次用了6个小时,还没做完。这些任务,就像沉重的包袱压在我的肩头。但通过《动机与人格》的学习,我能够深深倾听自己,和自己的生命发生链接,学起来感到有趣、能够吸引我。发现自己的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1.我们三个孩子拖累妈妈,给妈妈增加负担,被嫌弃、不优秀就不配得到爱(来自父母老师评价)——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对别人看不起特别敏感(妈妈的家庭成分不好,被歧视;我小的时候,别人家双职工,爸爸在单位上班,妈妈高中毕业却没有正式工作,耿耿于怀,觉得自家不如别人家)——被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和陌生人总有斗争思维、总担心被骗(妈妈家是地主成分,被批斗,账房先生把家里的钱全部卷走)——安全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很难发展出信任。目前就我个人来说,啃读具有强烈的目的和功利色彩:为了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和现象获得解释的安全感,又期待别人的认可,又渴望被看见,学习,被我赋予了太多的要求。一句话,是来自外部而非内部的动机,因此,内心冲突不断。一方面,理性告诉我啃读太有意义了,另一方面,太难了,总想放弃,回到舒适区。学马斯洛,就是希望能够有高峰体验、深刻的幸福感、自我实现;学南明,就是认可“做一个自我实现的自由的人”的理想,看来,离得还很远。

    (2)阅读“表达性行为”一节,回答问题:如何理解:“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句话?(假设孩子的自由玩耍是表达性的。)

    答:一种情况是孩子玩耍,父母在一旁陪伴:孩子玩耍是非动机的,是自在的自己,是纯粹的快乐。陪伴看上去什么也没做,似乎是浪费了时间,这是一种绝对化了的把生活看作手段的观念。另一种情况是父母深度参与孩子的玩耍。比如,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扮演角色,两者沉浸其中,发生生命的链接,相互编织,达到忘我境界。陪伴玩耍,看似没有目的,却满足了孩子的诸多需要:安全感的需要的到了满足,每当回过头,总看到父母在微笑的看着自己;和强大的父母在一起,自己的弱小自卑的感受找到了依靠;爱与归属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从父母的陪伴中感受到爱与归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刻的爱。孩子、父母,都是无目的的,都是把这样一段时光作为最终体验而享受它。“在荒废中得到了享受的时间并不是浪费掉的时间”,“不是必需品的东西可能反而是最基本的东西”。这样的教育是无痕的,却是最有用的。

    1.陪伴孩子,孩子为主,父母提供抱持性环境,根据孩子的需要调整自己。

    2.60分妈妈,既有接纳又有挑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动机与人格》预习作业(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ef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