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的功用
文言之功用爲「垂後識古、明道化人」,即《文賦》所謂「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乎古人;濟文武於將墜,宣風聲於不泯」也。1、垂後識古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謂:「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文字之功用爲「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文言之功用,亦如是。聖賢祖宗如何把智慧、文明傳承下去呢?賴于文字、文言。而後人如何能夠學習聖賢祖宗的文化、文明?也賴于文字、文言。假設前人不能垂後、後人不能識古,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由此可見,文言的重要性,關乎國家的延續、文明的傳承、智慧的傳遞。
2、明道化人
其次是明道化人。經以載道,文以載道。這個道如何學?通過文言來學習正解聖賢經典群書。韓愈爲什麼要復興古文?正是爲了學古道。所以明道、傳道之功大矣!然後是「化人」,化人就是教人。通過文言的學習,大眾能夠受到教化,受到聖賢之道的教化。《禮記•經解篇》云:「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爲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這是《六經》之教化,不依然是通過文言才能夠掌握、學習嗎?
其次,先秦諸子以及歷代的聖賢的著述、文集,都體現了教化的功能。比如我們讀李密的《陳情表》,必然爲他的大孝之心所動;讀諸葛亮的《出師表》,必然爲他的大忠之心所感。所以,當我們在學習文言、學習經典群書的時候,自始至終都是在受教化的過程。讀、解、教化是一體的。只要是在學習文言、學習經典的過程當中,時時能受教化,久而久之,就能夠變化氣質,提升德學。而所謂的讀書,也就是讀文言之書,經典用文言來寫成嘛!所以我們也就可以體會到,「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句話。
這兩天,聽到六藝文言網絡學院諸位同學的分享,能夠感受到他們通過文言學習經典、古文,對他們內心的啟迪、德學的提升,這不正是文言的教化麽?這樣的學習持之以久,身心皆能受到滋養,能夠潤美身心。古人的氣節、古人的擔當、使命、德行、學問逐漸就能養成。文言的功用,可謂是大而無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