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不禁让我感慨,那个看上去高高在上,拥有整个帝国的皇帝却没有自己,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啊!
1572年万历皇帝即位,年仅十岁,主要还是以读书为主,朝中很多事都交由张居正处理,同时张居正也是万历的导师。
万历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在读书方面,如果有懈怠,就会受到张居正的严厉质问,使他无地自容;不仅如此,慈圣太后对他也是严加管教,对他的一言一行都交由冯保监控,如有不利的情况就要罚跪,而且一跪就是几个小时。所以他从小听话,读书很用功,勤俭节约,明明是特别喜欢书法,老师说不能沉溺于这些细枝末节,所以只能放弃。可以说他的性格从小就受到制约,个性不能得到自由发展。
他也有青春叛逆期,与皇后结婚后,脱离了太后的日夜监视,但单调、空虚的生活让他觉得无趣,于是有个宦官叫孙海把他带到一个叫做“西内”的皇城别墅,享受了一次极尽欢乐的夜宴。有了第一次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经常去喝酒,打闹,还可以尽情地发泄自己的不满。最后还是被太后知道了,以致于差点皇位不保。为了引导他走向正路,张居正还承担了对他的私生活的照料。
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这时的万历也已成年,遇上了喜欢的女人郑氏,开始认真读书,勤于执政,也想成为独揽大权的君主。他想让整个朝廷摆脱张居正的影响,于是开始大干一场,却收到很多关于张居正的参劾,看清了很多的事实。以前无比尊敬和信任的张先生原来是如此虚伪,玩弄权术,表里不一,欺君毒民等,还有他的忠实大伴也是如此,在清算他们的罪证的同时也给万历的精神上很大的冲击力,曾有几个月的时间他的情绪都难以抚平。
通过几年的时间,清算了所有张居正的各种罪状,也把冯保驱出京城,以为真正掌握了实权,却没想到自己成了各种攻击的目标。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被说成听信妇人之道,给国家带来祸害。想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太子,更是铺天盖天的奏折上来,各种反对意见,口气之坚决,决不容许他废长立幼。他也曾想亲自操练禁军,也是一度遭到文官的否定......
不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做,想做的事一样做不了。虽然他身为天子,不过是紫荆城里的一名囚徒。他没有叔祖正德皇帝的自信与魄力,也不想像曾叔祖弘治皇帝一样沦为一个傀儡,用他自己的“无为”去与文官对抗,尽管被批评懒惰,个人享乐至上也无所谓。于是在后面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不再参加那令人折骨伤筋的各种礼仪,对朝中的事情也不再那么上心。用一些更无聊的方式去消磨自己的时间。看上去为了对抗而对抗,实则也是放弃自我的一种方式。
领导的消极敷衍,必然造成文官的消极敷衍,书中说:
此类态度类似疫气,很快就在文官中流传,使忠于职守者缺乏信心,贪污者更加有机有乘。这种不景气的趋势愈演愈烈,使整个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写到这里不禁想到,如果文官少些操纵,事态可能又是一种走向。如果万历的意志和决心再坚定一点,也许结果也会不一样。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肯定会不一样,可现实是没那么如果。
读完此书,你会叩问自己,一个人的命运走向是不是也早埋在日常生活里?
看历史能更好地借鉴,也能更好提醒我们过好当下。我们活在这么好的时代里,更加要去坚定自己要去做的事情,不被日常琐事牵绊,不负大好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