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18477/0e9cb84655bbad6c.jpg)
在明媚的人间四月天里遇见隐秘的自己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陌生的深圳机场,陌生的机场大巴,陌生的南国城市……连空气都是陌生的,陌生如万箭将我射穿。城市霓虹的掠影快速在车窗上的流换……突然有个念头从内心深处涌了出来,深深浅浅的起伏不定,忧忧郁郁的徘徊不去——那是游子想家的感觉。
越来越浓的心念让我惴惴的心更加不安起来……我还给妻子发了个想她们的信息,诉说这样的感觉……
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感觉的“不对”。
不应该这样呀。我隔日就会回去的!
不应该这样呀。家里的一切都挺好!
……
离家难免有些思乡,但这种感觉隐隐觉得哪里不妥帖。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开始追问自己。张文质老师说一个人不断回溯自己的时候,对自我会有更好地的认知。这句话刹那间然我省悟到,原来“想家”只是一个充足的“借口”,一个艳丽的“幌子”。“想家”念头遮蔽了“面对陌生时心里有大量不安,缺乏安全感”的真实。之所以想家是因为,“家”的所在是熟悉的,安全的,心安的。而我给亲人发信息,也是在寻求一种来自亲人的安慰和庇护,期望亲人的温暖话语可以安顿不定的心。面对完全的“陌生”,我其实有些怕怕的,惴惴的,想逃的。“逃到”那里才安全呢?家自然最首选了。
想到这些,我不但释然了许多,而且有一种发现秘密的惊喜。“为什么,我面对陌生时心里有大量不安,会缺乏安全感呢?”“为什么,我其实是有些怕怕的,惴惴的,想逃的?”……追问的导弹,一发一发地呼啸射来,在脑海里爆炸。张文质老师说,一个人许多问题的根源往往在童年。一个好的童年可以温暖一个人的一生,一个人童年的创伤有时候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治愈,也不一定能治愈。顺着这样的一把思维的梯子,我开始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
当追问推开久远记忆的大门,我看见自己的童年……几乎是在辗转中读过的。我是在乡村的老家生活到八岁,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因此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不得不“远赴”他乡。(如今看来两地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百里,但当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亦是很远的远方了)还记得当获知大人们来接我时,我是极其不情愿的,不知那里来的勇气,竟然离家出逃,其实也只是跑到村子的其他位置隐藏起来。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一户人家靠墙根排放着密密麻麻的玉米杆,幼小的我钻进去,透过玉米杆的缝隙,提心吊胆的观察外面仔细搜索我的追捕队,虽然那些人都是我长辈亲人或乡亲本家,但那一刻他们却变得无比让人讨厌。躲在玉米杆里的我时刻警惕着,生怕被人搜到,过了好一会又趁着没人的空档,钻出来又迅疾跳入前方的新挖好的一个凹坑里去,上面还盖着一个粗陋的顶棚,也许那是一个新建的猪圈吧。因为新盖还没有使用,“逃难”的我恰好成了第一个使用的“动物”。我还清晰的记得,自己还特地选择了,靠入口的一面凹处隐藏,外人如果不将身子探入半个是怎么也看不到我的。我努力地紧紧地躺靠在凹处,一动不敢动,连呼吸都十分小心,心里却紧张万分,每一根竖起的汗毛都警惕地聆听着外面“搜捕队”的讯息……孩子毕竟斗不过大人,很快我就被发现了,他们把我拉了出来,我不记得怎样反抗了,只记得大人将我夹在腰间,像抓一个小鸡子似的,把我提溜回家,塞进车里。据说,我当时反抗的嚎哭声振天动地。
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的口音在异地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班里的同学们都嘲笑我,不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没有什么朋友可以交流。我就这么主动或被动的“隔离”了起来。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如果仅仅这样也就算了,当时的孩子们往往是欺生的。班级的孩子们都是附近乡村的,彼此熟识的很,所以他们往往一呼百应,我因为外来,就成了他们一起“欺负”的对象。那时的我经常打架,也调皮得很,我妈常说我小时候太皮,就是打一身铁衣服,也穿不了多久。可她不曾知道我也是迫不得已,许多打架,我都是被动的,不得不去防卫。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校园树林里,我独自拿着一根根子,对抗十几个手拿各种“武器”的“孩子军”围攻,打得“天昏地暗”。幸好那时的孩子们虽然欺生,但下手还是都有分寸的,因此虽然打架频繁,但我和他们还都能完好的活着,许多皮肉的小伤,也都各自忍忍,不敢告诉大人。
在异地完全陌生的校园环境中,初期的我无朋无友,无人倾听,无人诉说,而且还时不时遭受突如其来的打架。父亲工作不断调动,我不得不经常转学,而每转一次学,都要重新来过“悲壮的战斗”历程。
种种记忆的浪花腾现和平定,现在想来,我内心里对于陌生的恐惧和不安,就是那时候种下的。顺着这样思绪想来,不止是对于“陌生”的恐惧和不安,在那种环境下,与我而言,自然也植入了“自卑”的种子。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幼小的我连说话都和别人那么地不同呢,当面的和背后的嘲笑,哪里消停过呢。
不断辗转的童年,不断战斗的童年,在不知不觉中,将“对于陌生的恐惧和不安”,将“自卑”的种子深深植入心田,并且隐秘起来,至今还影响着我,只是一切都在不觉中发生……很难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和它的影响。
许多问题只有发现了它的根源所在,才能有治愈的可能。如果不是张文质老师的启迪,恐怕这次异地的触感,又会悄然滑过,而那个隐秘的我仍会继续隐藏发威。如果不是张文质老师的启迪,那么,我和我的相遇,不知又要到什么时候。如果不是张文质老师的启迪,那么,我和我的和解,不知又要到什么时候。因此,对于张文质老师我心里是充满崇敬和爱戴的。
回程的飞机上,每一扇窗的上方,都贴着一则论语。我匆匆坐下,稍稍安稳,抬头去看我所座的窗口,赫然看见:“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哇,我和他刚刚分别,又相遇在腾飞的时刻。我将此图发给他,他看后也乐得哈哈。
今岁,在深圳,因为张文质老师,我和我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妙幸福的事!
今岁,在深圳,因为张文质老师,我和我的和解,是一件多么美妙幸福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4718477/87418521dd397a4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