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单元到本周基本授课完毕,在和孩子们演唱歌曲、聆听音乐、律动表演等学习内容中,最核心的是让孩子“建立‘拍’的概念”,感知音乐中的“拍”。如何把一个抽象的概念“拍”转化成孩子可感知、可感受、可感触,甚至是“可看见”的学习内容,着力有点费力。我把近期的学习内容梳理了一下,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对“拍”的学习线索:
1.请你跟我一起“拍”。当孩子们听到音乐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拍一拍,这时候孩子就接触了“拍”。“拍”,在这里不仅仅是拍手的动作,而且是指音乐中“一拍”的时值概念,从而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速度感。
(1)“请你跟我一起‘拍’”:老师示范拍,孩子跟着拍。(× × ∣ × × ‖)
老师可用简单的口令提示:准 备 开 始 ,而后 × × ∣ × × ‖学生跟着学习拍四下。(学会听教师口令)
(2)“请你跟我一起‘拍’”:播放《快乐的音乐娃》,师生一起“拍一拍”。也是按照“(× × ∣ × × ‖……)”的四分节奏拍。
2.请你想想怎么“拍”。学习完歌曲《快乐的音乐娃》,有一个拓展部分内容是在每个句子的“第二小节”加上 “× ×”(动作设计),比如:
“我 们 一 起 ︱ 来 唱 歌 ︱
× ×(拍手)
我 们 一起 ︱ 来 跳 舞︱
× ×(拍手)
我 们 一 起 ︱ 听 音 乐︱
× ×(?)
我 们 大家 ︱ 真 快 乐 ‖”
× × (?)
这个内容就是让孩子除了感知之前拍手的“拍”,此处进行运用(拍两次,两个“拍”),而后“想想还可以怎么拍”?(能把“拍”移到腿上吗?就变成了踏脚的“拍”,尝试感受一下:× ×(踏 脚),从手上的“拍”转变成脚上的“拍”,还可以怎么“拍”?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自己来感知,由此产生了——
× ×(叉腰),× ×(拍肩),× ×(点赞)等形式。同样是感受“拍”,但这里的设计是从第一环节“跟着老师拍”的模仿到“想想怎么拍”的自主设计,学习任务在慢慢推进中达成。
3.小小乐器奏着“拍”。在欣赏《玩具进行曲》时,有一个“跟着音乐走一走”的环节,其实就是跟着音乐中的“拍”(×)走一走、踏一踏,可能是音乐比较接近孩子们的生活,“小猫小狗小汽车小娃娃”都来和小朋友一起前行,所以孩子们跟随音乐完成得非常整理、有力。书中还有一个“认”的环节(小鼓),要求是“试着为《玩具进行曲》伴奏”,它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
这个鼓点也是“拍”的形式在转换,可结合老师的鼓点特征与图形呈现,感知鼓点是(一强一弱的)。你看,这不就是把“拍”变成了孩子们看得见的“点”吗?它的实质还是让孩子们感知“拍”在音乐中的行进方式。
有没有发现,这样去教孩子们认识“拍”会更好一点,“拍”也是可以转换的,由此建立“拍”的概念。在这个练习过程中,还有助于孩子建立稳定的速度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