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86上有效有趣的语文课

686上有效有趣的语文课

作者: 李丹720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14:01 被阅读0次

    上有效有趣的语文课

    《秋天》课后反思

    第一次接触融合课,有些新奇有些胆怯。进行大教研之后,心里才有了点儿思路。《秋天》这篇课文是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与我们所要表达的“秋天”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这节课中抓住大雁南飞和“一”字“人”字队形特点,与科学融合,穿插了科学小视频。基本达到了两个融合点的要求。

    整节课下来,与上一次的《对韵歌》相比更流畅了一些,课堂语言也更童趣了,跟学生的配合更有默契了。课后找听课的老师进行评课,让我获益匪浅。结合我自己的反思,做以下总结:

    本节课满意之处:

    环节流畅,衔接自然,设计巧妙。

    上面谈到《秋天》是本册书的第一篇课文,当然,这里所说的第一篇是相对儿歌来说的。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认识课文的形式、学习自然段列为首要目标,接着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在指导朗读中进行随文识字,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

    整节课下来课堂环节相对流畅,特别是在自然段的过渡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将“课文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列为主问题,激发学生去探索课文的内容,并将随文识字镶嵌其中。

    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感受“一片片”的时候,手绘了一片叶子,又张贴了事先准备好的一幅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情境图,通过这样的直观形象,让学生感受“一片”和“一片片”的区别。从而完成对“片”字的学习。

    课堂是遗憾的艺术,纵观整节课有待提升的地方也有很多:

    1.检测生字环节缺失。

    检测生字环节,效果不是特别好,归根到底还是对学情的分析不够。低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瞬间记忆,在学习完生字时,应该先强化认读后,再当堂检测的。设计的摘苹果检测生字,让学生直接摘取,出现了认读有误的现象,这一点必须改进。

    2.减少整体齐读现象。

    课后找导师评课,说到一点是: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期,要避免大篇幅的齐读现象,应该读出自己,读出个性,老师的课堂指导才更有意义。

    当时我就恍然大悟,我所一直追寻的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人,这不就是很关键的方式吗。认真反思之后确实如此,齐读会出现随波逐流的现象,更会有滥竽充数的情况。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在每一节课上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就会有意而为之,让学生在个别指导中真正提升。虽说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在指导个别的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学习。

    3.突发情况影响效果。

    虽然课前试播了几次ppt,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出现了问题。事后请求专业人士来给电脑做了清理,一切正常了。无论原因如何,这种失误要尽量避免,因为一旦课堂上失误,就会影响上课的节奏,自己也难免惊慌失措。

    如果再重新设计,我的改进之处:

    1.让检测生字再扎实一点。

    低年级的课堂主要是识字写字为主,可以说各占一半。这节课随文识字的效果还可以,在检测生字的时候,先整体出示本节课所有学过的生字,多种形式读一读,例如开小火车、大小声音等方法。再单独指名认读、检测,这样既做到了整体把握,也关注到了个别学生的问题,又不失趣味性。

    2.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

    班级人数较少,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应该尽量覆盖面广一些,做到百分之百更好。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参与率没有达到百分之百,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这段时间正好在如火如荼地学习拼音,在课堂上我基本上做到了每节课人人至少回答问题一次,甚至两到三次,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不少。同时也给很多不愿意开口的孩子锻炼的机会。

    3.让学生读出独特的感受。

    这一点是导师在评课的时候特意指出来的,我也很受启发。如果再次设计,我希望在指导朗读每个自然段的时候都能够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指导第二段的时候引导学生能够想象着大雁南飞的场景,把大雁如何南飞的情景读出来,指名让学生自己读,然后指导,指导后再读,其他同学模仿读。这样一来,也做到了全面指导。还有最后一句话“啊!秋天来了!”说明感叹号的用途后,再指名几位同学读出自己的赞美和感叹之情。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上不可少的亮丽风景。每一次研课磨课都是一种历练,及时反思,及时调整,在实践中上出有效的课,让学生真正受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86上有效有趣的语文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oc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