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妹妹志得意满去上班了,她应聘雄安那里一个小学当老师,也算是比较正规的学校,虽然没有编制也算正式工,所以她很高兴的去了。去年租了房子,学校不提供住宿,她们下班后要在校外住宿。
我妹自从研究生毕业后,她一直在村里教学,找几个学生辅导,暑假来个小规模辅导班,这几年虽然已经开始打击了,但是也一路这样过来了。她之所以一直在村里教书因为这几年婚后陆续生了两个孩子,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2020年她厌倦了在村里的生活,在城里找了一个私立学校的老师的工作,还是班主任。真正工作后才发现节奏太快了,她每天基本五点多起来,到了晚上要到十一点左右才能入睡,如此高强度工作半个月才能休息两天。每次放假扣除来回路上时间,在家待不了多久,为此每次离开,两个娃必然闹腾哭叫一顿,让她心里特别不舒服。顾了工作一头就顾不到孩子。但是为了工作只能如此。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半年,到了2021年初就辞职了。辞职的原因是私立老师太累,工作也没有太高。她在村里找几个学生辅导比这个轻松的多,自由时间多的多也能赚到这样的收入。就这样她辞职再次回到了村里继续以前的模式。
去年她又觉得一直在村里不是长久之计,她越来越羡慕正式老师的工作,于是努力一年考试。没考上老家小城的老师,但是考上了雄安那边的。为此妹夫还老是和她闹,不想她离家太远,又把孩子撇一边,照顾不到家。虽说如此,过了年她还是收拾东西去了。去之前她怀着美好的憧憬,我说也许你工作了会发现也有很多烦心事,没有那么完美。果然工作后她发现虽然是公立学校,但是老师们照样也不会轻松,学校卡的紧,还要加班啥的。
一开始她离开家,两个娃给婆婆带,每次走,两个娃也是哭的撕心裂肺,没想到久了孩子适应了她的离开。以至于她往家里打视频电话,两个孩子仅仅叫一声妈妈,就自顾自的玩去了,没有什么话同她说。别人问孩子想不想妈妈,几岁的娃娃竟然说吃饱喝足了想她干嘛,不想。看来离开了孩子对孩子内心肯定有伤害,孩子说不想是假的,是因为长期离开妈妈,和妈妈之间情感疏离甚至对抗的变现。前阵子孩子们张继得了甲流,在家里发烧受罪,作为妈妈出了简单问候又能怎样呢。也许孩子们觉得妈妈关心不到自己就不稀罕妈妈了,可怜的娃娃们。
我记得我上小学时,我妈也同我爸外出几年让妗子看着我们,大概三四年。虽然那时候已经不太小了,可是妈妈不在身边确实对我和哥哥内心冲击挺大,留守儿童的苦不是物质的苦,而是别的娃娃回家都可以叫妈妈,唯独自己不行。妗子对我们很好,饮食照顾的很好,但是从情感层面来说也不能代替自己妈妈。这种感觉我是深有体会。每次妈妈回来都会给我们带来好多好东西,还有好几天的开心,但是走了后这些都没了。每次妈妈走,我都会默默流泪难受,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呀。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让孩子从小离开妈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