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进教室,教室里垃圾一片一片又一片,美好心情瞬间被一扫光。在以前,我会顺手捡起眼前的垃圾,再给他们时间一起做卫生,但是,马上就期末了,习惯依然如此,心情很难平静。这是习惯问题,不应该是班主任老师在就做卫生,老师不在就不注意保洁工作。看来班级出现“卫生难,难卫生”的“特殊时期!
在教室里慢慢走了一圈,孩子们看到我的眼睛盯着地面,表情严肃,有的孩子迅速把脚边的垃圾捡起来放垃圾袋,有的孩子看我不说话一脸疑惑,还有的孩子自顾自地发呆、无视桌子周围的垃圾,比如杨同学和星星同学。想起期末复习周,孩子们的状态,一边疲惫一边疯玩,平时基础好的孩子还好,基础不好的孩子做练习压力大,错题订正作业也够辛苦,于是,课堂悄悄玩纸、下课踢纸球的现象空前增多。卫生习惯不好的孩子,基本学习方面也不太好,一下课就跑出去了,留下座位的垃圾。想到这里就皱眉头。平时的卫生习惯也没有强化,班级卫生星评选也是一直在日程上,自责中慢慢平复心情。
“孩子们,教室里的垃圾,你们能看见吗?”我走上讲台,看着他们。
“你们都知道,教室不卫生,我们不仅会被扣分,还会让教室环境变差、细菌增多。”我依然严肃,“你们觉得教室卫生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其实他们都知道)
眼睛看向平时积极做卫生的孩子,忍不住表扬。看着卫生不好的几个孩子,我直接点名:“起立!请你们拿工具把卫生做一做。其他同学读书。”
盯着几位“卫生难”的孩子做卫生,很费神,他们行动迟缓,做卫生扫不干净不说,慢吞吞的样子就是一副要急死旁人的架势。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当众点名做卫生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但是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负责:当他们一次次把教室弄脏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值日生呢?我决心教教他们做行动派。
下课依然去教室,专门盯着他们的卫生,因为他们基本就是班级卫生的“风向标”,其他同学提醒即可。最后两节托管用于布置考场,由于我在教室,就只是先搬桌子、收拾书本文具,卫生留到放学前十分钟来做。没想到,教室到最后又出现地面垃圾一片又一片的现象。看到有些孩子的抽屉里的纸屑一片、一团地,看来教室卫生问题还跟整理抽屉、准备垃圾袋有关,在班级再次提了要求。
放学的时候,做卫生是一个大工程,提前和值日生家长联系,晚15分钟来接。星星和杨同学一直磨蹭,也被留下来做卫生,当作劳动教育吧!果然不出所料,15分钟做教室卫生、摆桌子、贴考号时间是不够的。被留下来的星星和杨同学,刚开始很急躁,我态度坚定:“我们今天把教室卫生做完,当作平时卫生不合格对班级的一个补偿。我陪你们,几点做完几点回家!”说完继续忙手头的事。他们做得虽然做得不快,但是比早上要好点儿,夸奖他们男子汉做事还真是那回事。天快黑的时候,星星的姐姐过来喊他回家时,他们开始慢慢加速扫地和拖地。直到天黑,整栋楼只有我们班教室是亮着的时候,他们才开始收拾书包回家。送他们到校门口,跟他们说明被留下来的原因、一番鼓励之后,给他们加了分,他们才跟着爷爷回去。当然,在第二天晨读时,和班上的孩子们好好说了晚上做卫生的事情,表扬星星他们的同时,希望孩子们学会爱惜班级卫生,做好保洁工作。
班级卫生问题,在一学期中总是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刚开学,每个孩子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经过一两个星期之后,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接着班主任老师开始采取措施,班级卫生会好些,往后就是两极分化循环往复。作为班主任老师,班级卫生方面多表扬、发挥班级标杆作用的同时,需要落实卫生常规:组长检查卫生,其他同学按照要求带好卫生工具,做好抽屉卫生、桌椅柜子卫生,严格要求和执行才有效果。刚开始一到二年级的班级卫生,班主任老师重在培养卫生习惯,教会做卫生的方法,三年级之后应该形成班级自治,由组长们执行监督任务,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和奖励。
在下学期的卫生工作中,做到以下:第一,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垃圾袋、一套抹布、扫把、小撮箕组合的清洁工具;第二,培养学生每天清理抽屉、随时做卫生的习惯;第三,加大班级卫生星评比,采取加分制度,做到日日评、周周评;第四,值日班长和组长负责检查教室早上、中午和放学的卫生,另外,两操时间也要做班级抽查。让班级每个孩子参与到班级卫生中去,做班级卫生使者,全面解决卫生难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