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只是不希望从你口中听到这些,只此一条,有那么难吗?”

“我只是不希望从你口中听到这些,只此一条,有那么难吗?”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12:33 被阅读0次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我的问题。

最初的我惯于雄辩、反驳、否定,我以为建议就是提出反对意见,提供不同见解,以及用逆向思维去旁敲侧击,目的当然不是想证明自己多聪明,反之对方多愚蠢,更不是想说自己自以为是,对方同样如此。只是,后来不知道怎么了,事情的发展无一不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直至我彻底贯通,决策就是需要不同意见,需要反对意见,需要看见不同。如此,才能更加准确和客观地审视,继而抛开个人的成见、偏见,目的是清醒的决策,至此,实现逻辑闭环。是的,抛开个人成见和偏见,这个就是过程,且这一点贯彻始终。我是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谁又能说自己是清醒的呢?但不知怎么的,好像至此便不能继续深入了。

我是说,明明可以接受,明明可以包容,明明就知道只是在“就事论事”,说着说着,情绪泛滥,情感动荡,不安和忐忑,各种胡思乱想接踵而至。于是,着急忙慌地处理着这些所谓个人的问题,对方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对立面的存在。忘了决策,忘了目标,丢了方向,开始受伤也伤害着对方。

实际上,真的和对方有什么关系吗?我是说,即便这话不是对方说的,又或事实确实不像对方说的那样,究竟是真相呢,究竟是真实的。我做成了或失败了,都不见得是对方的功劳,自然也不见得是自己的。真实的原因远不止只一个。

如果非得说点什么,大概是对方确实说过,好像也只有对方说过,然后把所有矛头都指向对方,真是这样吗?侵扰或对抗。真的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吗?大概是我们每天都处于各种关系之中,情绪无时无刻不在你言我语种发生变化,无论你我是否真的理解这些,我们的心情就是会因此受影响。“痛苦是关系出了问题,而不是欲望本身就有什么问题。”

我是说,如果欲望是向上的,有问题是普遍的,乃至于答案是有问题的,它就该是如此。毕竟,成长就是向上啊,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啊,答案也并非全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是一个问题接一个,迎难而上的路上我们不断修证的过程,不断体悟和了悟的过程,也是不断接近真实的自己和真实世界的过程。如此,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呢?只是说,这又有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有问题是正常的,正常的现象或状态,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呢?但,如果是关系出了问题,未免叫人踌躇不前。

说到底,还是在乎的,还是关心的,并且很介意。

所以,会选择回避,会想着逃避,会及时闭嘴,只是怎么说呢? 就像关系中存在着的普遍的困境——“靠近彼此会带来问题,保持距离会减少冲突,但痛苦也会一直留存。”

我是说,“我们知道当一个人用情绪化的语言表达时,对方或因难以招架而逃避,或情绪被点燃——那些出于自我保护的解释、对抗便会随着而来。”

我们总是无可避免地难以触及真正的痛苦,却又于各种隐隐作痛中好不释怀,好不自在。于是,开始思量,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啊,是不是配不上呢,是不是不被重视呢,还是彼此的关系,彼此的感情,彼此压根就不适合在一起……我是说,那么多追求三观一致的人真的是在意三观如何统一或不同吗?难道不是一遍又一遍确定自己是被爱着的,害怕,惶恐,怀疑,以及痛苦,需要自证也需要着他人的证明。也就是解释和对抗的根本原因所在了,解释不通困顿自生,对抗走不出来也就矛盾滋生。两面一体是容易被看见和觉察到,理解它却是不易。真实感受无法被屏蔽,真实需求羞于开口,我们都未必真的在乎真相如何,真理如何,不过是可以追求,不过是难以接受,也不过是还在尝试着构建美好。

但始终它们难以被具象化,所以需要很多抽象的情感,抽象的代表,比如承诺,比如符合心意的表达,还比如礼物、惊喜、浪漫和快乐等等。既有实际具体之物,也有精神情感用心之被爱与爱的意愿。

所以,“你必须懂得很多很多,才能简单的生活”。何以见得?不过是已经存在的,已经拥有的,可以被把握和有把握的,我们总对它们一再进行诠释,重新去认识它们,继而有了更深的体悟之后,才能够淡化它们的影响。就像一切的理所当然,就像一切的不假思索,就像“万事开头难,更难在于善始善终。”

归根结底,三观不同也没什么的,我一直想强调这一点。我是说,就像求同存异,就像和而不同,能够认识到我们的“三观”不尽然是由自主的筛选和经验全部构成,我们就可以打开自己,去包容更多,也自然能够感受到更多的爱。但实际上,就是有很多人情愿懒惰,懈怠,方便或便捷,私以为这是智慧,私以为这是合适,私以为这样就会一直幸福下去。我是说,三观一致就必定走向稳定、幸福,和毫无障碍。属实对人性,对情感,对需求,一无所知啊!不是这样的,就像没有问题是不存在的,但凡往前走走就知道了。

我是说,很多事儿压根不是对与错的博弈,恰恰是你是对的,我也是对的,然后彼此竭力想要证明自己是唯一对的那个。想施以控制,却又不敢承认,更无法为此负担什么。是非黑白好坏善恶如果本就分明,那也没什么好争执的,不过是恰恰是,都是好的,却各有各的“好”,缺少了理解,缺少了对需要的确定,更是缺少对“好”的信心。归根结底,还是匮乏,还是缺,因缺有需嘛。我是说,但凡你相信,认定,且肯定自己是对的,何惧检验呢?你说节省成本,为了你好,避免让你受伤,你说这是爱,这是关心,这是在意,你说这是帮忙,是援助,是希望你好,那么,何不让“我”自行寻找呢?

你让我听话,听劝,究竟是驯服我,还是想控制我呢?尽管你可能并没有这样的私心,也未曾有过思量,然而,就像允许你是你,就像允许别人做别人自己,还像是总归每个人都得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是说,就像《玫瑰的故事》中“玫瑰”所说的:“学习就是为了自由啊。当你学会了怎么学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就学什么,就自由了。”

说白了是,“人生的戏,什么都是真的,只有观众是假的。”我是说,如果只是作为旁观者,如果想成为参与者,如果一起,那你就该知道,所谓道理,标准,经验,教训,乃至于受伤或被伤害,于你都是真的,于别人却不见得如此。对于别人而言,你的都是假的。就像你不懂,你不理解,你不明白,那就是对你而言都是假的。换句话说,何以别人言之凿凿,何以别人信誓旦旦,如果你不曾思量过这一点,怎么会知道自己和别人并无差别呢?不过是基于各自的“真”在说着各自的“更真”所做的诠释和领悟罢了。兴许是的,兴许已经变了,兴许不适合别人,谁知道呢?

我是说,我也经历过极其崩溃的时候,就这段时间,我确实无暇顾及其它。牙疼,牙齿扯着神经,头疼欲裂,崩溃的边缘,哭笑不得,既包含对自己的嘲弄,也包含对他人不理解的无力,倒像是不能倾诉,没有听众,找不到支持,感受不到除了自己真切感受之外的种种。我放弃了思考。也是放弃了思考,我才感觉到另一个维度的真实,不被安慰,不被劝导,无力理解,不再想要那些所谓的道理,经验之谈,教训之说。我说,我要自己犯蠢。这当然有赌气的成分,却也是我真实的需要。

我要犯蠢,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我不想思考,无力思考,并不有助于我感受更好,并不缓解我什么。我不焦虑,我不疑惑,我甚至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蠢就蠢呗,如果事实是如此,我就蠢了。就像别人的更好。我知道的是,我的上限更低,所以我的下限也低,我允许自己犯蠢。就像我允许自己做个懦弱的人,做个懒惰的人,做个愚蠢无知的人。牙齿太疼了,难以忍受,我所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拔了它,我甚至不需要准备什么,我是说,好像为了不那么疼我可以做任何事儿。我是说,疼已经是我全部的感受了,我不想更疼,不想也不需要建议,更不需要一切不助于治根治本的帮助,我不需要别人告诉我怎么做,怎么好,我只想把坏掉的牙齿给拔了。至于后果,我已经无暇顾及。我得承认,这一刻我愚蠢,我并不坚强,我也确实是个弱者。但我并以为这就说明了什么,就像那么多走了歧路的人,都在背负自己的枷锁,并不期待被原谅。

我是说,错了就是错了,愚蠢就是愚蠢,懦弱就是懦弱。不需要借口,不需要向其他人解释或交代什么,就是这么无可救药的模样。我想到那些挣扎的人,我想到曾被我忽略的情感的需要,我还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健康关系,我想到很多很多更糟糕的事和人,他们是否正处于深渊之中,而不是不想被拯救,更不是别的什么原因,而是无力伸手,无力,无助,无奈。当然,我知道这是极端情况,极端事件,极端到好像只能自己去承担,像是一种未曾思量过的惩罚,没有先见之明的惩罚。但讲真的,如果连最后这条路也要堵上,那就真的无路可走了。就像我的负债,我允许自己摆烂,我允许自己沉溺,我也在慢慢恢复,我需要很多很多力量才能把自己拖拽远离漩涡,不是我想沉沦,不是我不知道后果,但就是这样,未曾亲历过,又如何得知这些呢?重要的不都是在正常、健康、走出来之后才能决定的吗?就像你不能指望一个生病的人像个没事人一样去生活,就像你不能指望一个人面临生死困境却还要求对方理智清醒,就像明明是个普通人却好高骛远、自以为是,非要去和天才比较什么……归根结底,正常情况下我也就是个普通人,极端情况下,不如普通人。像是溺水的人抓住身边一切可抓住的,这当然是危险,是求生本能,是自我保护机制和反抗,无力的反抗,昏智的一切。

我很想说,正常情况下我不会这样,但没有人听,没有人要听你的正常,都想着看你非凡,都想着你如何卓越,都想着你不是你,而你可以是任何人,可我不是啊!做不到啊!

知道吗?当拔牙的时候,我好像被世界遗忘,被抛弃。我看着医生的手在我口腔里如何用力,如何蛮横,如何暴力,打麻醉,麻醉并不是全部无感觉,还可以看见,看见然后恐惧,感受到对方用力地戳,那一刻,我真害怕他把我的下巴戳穿,还有那硬生生地拔,撬,我的手心全是汗,我的后背全湿了,我的口腔内混杂着异物般令我感到恶心想吐。但还好是,不那么疼了,唯一的欣慰,却也不敢掉以轻心。那一刻,连诉说的念头都没有,只想自己冷静下来,只想一切停下来,只想着度过去就好了,熬一熬就适应了,会慢慢习惯的。满口的血沫子,口腔内的血腥味,还有那正在慢慢生长愈合的多出来肉,和早已肿了的下巴。哪里还看得出我是正常的呢?我想睡觉,我困了,我觉得好累,我不想动弹也无力动弹。我心悸不已,心慌意乱,那一刻我甚至想的都不是确定的死亡,而是不明所以的感受,身体的反馈,举足无措的无助和迷茫。它们如此真切,真切到我只能感受它们的存在,再容不下其它。我饿了,我馋了,我却没有任何想吃东西的念头,倒像是不敢碰,怕疼,其实都不过是身体的信号,就像总想呕吐,直犯恶心,头晕,也害怕随时倒下。我已渐感无力支撑自己的身体,我从来没有过觉得身体是那么沉重。我坐下,坐立不安,想躺下却没有地方可供我依靠,我想一个拥抱,我想要陪伴,我想可以不说任何话的静静地躺下,身边希望有个人,都没有,做不到,不敢。孤立无助,孤立无援,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等着,熬着,直到回到家中,直到恢复点气力……

后来,我反思: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并不是不能接受某些道理,知识,乃至于经验或方式方法,恰恰可能是我们无法接受这些东西出自熟人、亲人、家人之口。倒像是不近人情的是对方,彼此是对立的。实际上,隐藏信息是,我们对亲密关系的依赖,依靠,以及期待,从来不是要他们教会我们什么。大概是有他们在,他们会,就可以放心,就可以安心。然而,我们也并非不想学,更多的可能是不想从争执中,不想去比较,不想在亲密关系中也竞争,以这样的方式去学习,不自在也不自由更不自主的,更像是某种对抗的方式去学习。我们是一起的啊,不是吗?我想和你站在一起,我想彼此是可以一起的,我不想在亲密关系中进行对抗。就像不想失去感情,也像是不想把彼此的亲密关系破坏。所以,我们会倾诉,会聆听,会表达,都只是一种习惯,一种倾向,一种对情感的放心。

所以,我想,所谓情感,所谓人性,大概就是会有着这样那样的期待,而这份期待更多时候并不与现实如何纠葛或纠缠。甚至与现实无关。就像我们想保持某种天真,纯粹,尽管也因此受伤,常常是这样的。

但,如果真的按照现实的,现实的一切都不必费力就可以有所反馈,错了就是错了,对了也只是对了这一环,而生活是一环接一环,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啊。

至于这个过程中,你说安逸,偷懒,又或停下来,还是继续向前,这都是个人的修炼之路呢。归根结底,别人是很难始终参与进来的,就像自己也并不想参与其中。于是,慢慢的,好像目的和结果是大家所需要的,继而,大家就只看到目的和结果。

所以,隐藏的期待便是,如果你并不能帮忙解决问题,那么,解决方案什么的倒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至于说,真心,好心,善心,乃至于关心都可以理解,就像想帮忙,为了你好,乃至于为了你去了解很多相关信息,是有付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偏偏这种时候,大家都活在了不同维度,于是,也就很容易感到寒心了。是的,因为感情被忽视,因为情绪被堵了回去,还因为这时的自己深陷其中,做不到,也无法正常思考,正痛苦着呢!这个过程并不会持续太久,却于个体而言又是如此煎熬和折磨。于是,表达更多的既不是表达心情,也不是表达观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一颗心。不被理解,是件很糟糕的事儿,不被自己信赖的人更是如此。

回过头来,仔细想想。如果自己真的有更多的心力去计算,或算计,去权衡利弊,去明智取舍,去清醒而精明,那么,总是可以找到出路和收集到各种相关信息的。就像答案往往比问题更多,甚至恰恰都是有问题才可以无视问题是存在。于是,没得啥子问题。但,不好意思,陷进去了,欲罢不能。

所以,此刻,真正想要的,需要的,渴望的,从来不是那些所谓的你比我好,你比我聪明,你比我有办法,而是我需要确定并确信,我还可以依赖你,我还可以放心,我依旧可以安心。而你真的还爱我吗?看不到。感受不到。倒像是只有道理,只有经验,只有你的更聪明,你的更理性,你的口头说的各种准备好,更高效……

朋友说,不允许别人成为他自己才是对抗吧?

本质上讲是不平等然后强行拉到同一纬度,这就已经是对抗了。归根结底是,正因为我现在做不到,我现在不是这样,我以后不可能一直这样,但你却咬死了我可以做到,我随时都可以,以及我一直或永远都只会是这样。那种可能性被剥夺,那种希望和期待被打碎,那种潜藏着的对自己的重视和想做个重要的人的欲望被打压,倒像是,你要像命运一样对我进行审判。如此,很难不形成对抗。

我是说,谁需要道理呢?如果道理不是作为宽慰人心,安抚人心,以及协调情绪的作用,道理什么时候不是道理呢?就像正确的废话,又像是道理在情感之上,还像是居高临下的压迫。我是说,谁需要知识呢?如果重心压根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先让自己看见问题的真伪,看见自身的不足以及还可以有优势的自信,还有需要时间啊,无论是成长,学习,还是人性或情感,都需要时间的。

能够拿来就用当然再好不过,只是时机不对,场合不对,心情或心性不对,这时是不能简单当成正常人对待的。就像平时你可以劝正常人善良,但如果他正在经历苦难,你劝他必须从善,倒像是苦难不值一提,如此,何以不让人心寒。此时,苦难与人格是捆绑在一起的,倒像是人格被侮辱,智商被否定,修养被控制或影响,更像是否认你的一切。如此,何以不动容,何以从容呢?

是故,有些话不是不能说,只是希望不要从亲密关系中的人去说。因为它很容易被误读或解读成别的什么东西。因情感倾斜或倾近,也因此时最需要的可能就只是最简单的聆听,你在,和你始终在,乃至于都不需要回应什么,只需表明你在听即可。

我是说,恰恰是意愿决定视角啊,而不是视角决定意愿呢!如果是前者,那是关系,是情感,是用情用心,如果是后者,那是与你无关,与我无关,与它们无关。那是问题的事儿,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出问题的不是问题如何,而是我如何啊。

如果这些都不被看见,那多半是关系出了问题,而不会是欲望的问题。就像难道你指望我爱你,却说我的爱有问题,是不能这么论的,我只能说,大概是关系不够坚定吧。

我是说,不可否认,我爱你的方式或许是有问题的,我的爱也兴许是有问题的,但如果你还愿意一起,还愿意爱,这些问题都可以被妥善处理好,应该有这个自信和信心,不是吗?难怕说确实不能处理,可不可以尝试着理解呢?就像此刻的我,就像此篇所说,还像是我可以接受无理由的爱和无理由的不爱。

并非我不在意爱,只是如果那个人是你,我愿意你可以成为你自己。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不在乎啊,如果在乎怎么可能没有要求呢?是的。只是相较于在乎却得不到回应,我依旧愿意你可以做为自己,我也依旧承认我的感情的真实存在。不是没有要求,而是不以我为标准的要求,不以我有你也必须有,甚至是我没有却要求你的这种,更多的,我想的是,我有的话你可以不必有的,如果我没有,如果我们都觉得很重要,可以一起啊。

我是说,关系更多的应该是让我们有底气去迎难而上,而不是让我们都止步不前。

就像《共情式对话》一书中说的:“欲望不是需要被满足,而是需要被理解的,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不用担心自己的需要不被理解和遭受拒绝。”

我是说,关系的核心是情感联接,失去了情感联结才是痛苦的根源。多少爱被理性,道理,知识,规则,乃至于所谓的原则,规矩,修养,等等道德或理智的,以及现实的矛盾所阻隔开来。

诚然,我们都想变得更好,毫无疑问,可如果变得更好的前提是就要因此远离情感,就像很多人说的“反人性”是学习的本质,真的是这样吗?那么,你想要通往何处去呢?你想要和世界和人建立起何等的关系呢?我不敢想,我不愿如此去生活,我害怕想象这样的世界和这样成长起来的所谓的强者。

我是说,我想变得更好没错,但我也同时希望不是我孤身一人的前往,我并不想成为“孤家寡人”的成功者,我知道我还需要情感。我是说,我并不会觉得人性如此这般就如何糟糕,世态变迁,唯人性稳定如斯才能迎对自如啊!否则,你敢想象一事一变,一时一变,一人一变,最后都面目全非的荒唐和无根无主的躯壳?

私以为,发现世界越多,了解的人越多,就越是对世界保持必要的警惕和留心自己的心之所向。因为,我想热爱世界,我想坚定内心,我想爱,想要很多很多的爱,我想去创造一些美好,并且愿意去分享美好,也分享爱……我愿意这样前往。

相关文章

  • 我希望你能逼自己一把

    文/十一 我经常听到别人说,这个我不行,我不OK,我做不了。就很疑惑,那些事情真的就那么难吗? 我觉得不见得,只是...

  • 【每日精进712】1.30宝物

    “”你的修行,我希望的是你的逆缘,我不希望你有任何顺境。 我不希望听到别人赞许你,我不希望听到别人对你的恭敬和顶礼...

  • 一首诗(八十)

    一首诗(八十) ——你只是一个过客,对吗 你只是一个过客 对吗 你匆匆地 匆匆地 从我生命中穿过 多么希望 你 不...

  • 不香吗?

    2021年1月5日晚。 最近常常从梁梁的口中听到这样的句子:“不香吗”“难道不香吗”,不管是不是在吃饭。我有些不可...

  • 我只是想活下去,有那么难吗

    该要有多坚强的心灵,才可以忍住一公升的眼泪的涌动。该要有多强大的躯壳,才能承受现实一公升眼泪的打击。我不能...

  • 不迷茫,不焦虑,有那么难吗?

    因为我之前的职业以及朋友圈的关系,咨询的来访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来访者中,很...

  • 重男轻女有多可怕

    我一直以为有一些故事情节就只是故事,比如过分的重男轻女。直到今天,从朋友口中听到那些事才发现,这些并不是故事,是真...

  • 第三者的随笔

    从你口中听到的 “你和她的关系会 结束在这个时间” 那是时隔好久了 不 那好像是不久 两个月了 从第一次从我口中说...

  • 随笔06|关于河堤的记忆

    在我们村子的西头有一条长长的河堤。这河堤是防护贾鲁河泛滥的。只是从我爷爷的口中听到过关于水灾的情景和修筑河堤的场景...

  • “不懂就问”

    有一天听到有人对我说,你总是爱从别人的口中获取答案,自己不会思考吗?听到这句甚似批评却又十分中肯的话语,我哑口无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只是不希望从你口中听到这些,只此一条,有那么难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otd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