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初冬的雨,将北方的寒冷发挥到淋漓尽致,冬天被阴风冷雨挟裹着,一脚踏进来。“天寒晚欲雪?能饮一杯无?”可惜没有“新焙酒”,倒有新书一本,泛着淡淡旧日时光,却又无一处不是美好。
虽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是都不说,记忆就被雪藏了,难以见天日。作者月满天心用细腻的笔触,敏锐的目光,捕捉住旧时光点点滴滴的美好,这才有了《人间有味.旧时光》。
熟悉和陌生
中国小城镇建设,正把从前的农民引流进城,能够接触土地庄稼的人越来越少。本书的文字质朴,带着一股“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吹向被隔离已久的“城里人”。七零后八零后是个分水岭,之前出生的,对于他们来说是记忆犹新翻出的浪花;对之后出生的人来说,却是个新奇的世界。
花生的一生不是花而是果,有果才有用,有用才有未来。对于农民来说,“野芳发而幽香”是不务正业,只有“晨兴理荒秽”才能填饱肚子。《花生的一生》
布谷鸟,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农民的好帮手,提醒农时“布谷布谷,播谷播谷”。然而布谷鸟却很不善良,把后代产在其他鸟类的窝中,把其他鸟类的蛋踢走。连刚出生的小布谷鸟,出生就自带残忍,踢走不是自己同类的鸟蛋。《布谷》
吃货的天堂
炒带壳的花生要先把沙子炒得滚烫,然后放入花生,直至炒到酥脆,花生壳却依然光洁;玉米杆是可以当甜甘蔗吃的;鬼子姜需要肉片来点燃灵魂;奶奶肩头挑起的不只是金雀花的香甜,更点燃孩子快乐的童年。
马兰头可以吃,芦苇包粽子,蚂蚱菜、青麻菜、猪毛菜更是人间美味。
更重要的是作者为吃货们找到正当理由:“挖野菜其实是对春天的一种尊重。如果春天来了,你什么都不做,好像不欢迎春天到来一样。”吃货原来是最欢迎春天的人,大大方方地吃吧。
诗意地栖居
研读中国古代诗词的发源地,往往都与农村有关。一花一草一木,闲情逸致很难发生在脚步匆匆的都市人身上:忙着上班,忙着挣钱,忙着买地买房子,安身立命,谁有工夫关注一棵草的命运?农村就不一样了,工作就是闲居,不出门,风景不远万里奔赴而来。
“梨花开,春天就真的来了,梁间飞燕子,春风拂面,梨花落如雪的时候,河边细草也绿如茵了。”去想象一下梨花如雪,枝头灿烂,零落雪纷飞,要多美有多美!《梨》
这还不算完,连狗尾巴草都来凑热闹:“秋天的萧瑟中,风又急又冷,水波涌动,毛毛草独自在摇曳,给深秋增添一层寥落之美。”《毛毛草》
从乡下走进城里,从城里回归乡下,悠悠香韵,令人流连忘返。
而这些,伴随着同龄人的成长,走进六零后七零后的灵魂深处。久被雪藏,而今突然就翻晾出来。
文字里浸润着回忆点点滴滴,细细碎碎,选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或者台灯别太耀眼的光芒,回忆就满满地斟满酒杯。
把美好分享给你,幸福快乐就更容易看得见摸得着了。
行走人间,一边捡拾,一边前行。这是穿透灵魂的文字才能达到的境界,《人间有味.旧时光》想要的结果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3074/b9e47bc56465e3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