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于北方,多少裹挟着些北方人的个性,比如随性,比如不计较。长于南方,也浸润着南方人软糯的腔调,比如温柔,比如心思细腻。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我,有态度,但没有刺,是别人眼中适合做贤妻良母的姑娘。
但是南方姑娘,谁的心里又对北方没点念想,于是今年夏天,我就在北方晃荡了10天,感受了只在书本影视里见过的草原和沙漠,活脱脱的景物看在眼里摸在手里,绝不是这些作品可以替代的。
在南方持续高温没有空调几乎无法入睡的时候,北方已经开始稍露秋意了。那儿的太阳很大,但不烫人,街上几乎没有女孩子撑伞,吹着微风夹着阳光行走,着实是种享受。晃荡到平遥古城的时候,和一个蒙古女孩碰上了,我们是坐同一辆车去王家大院的,于是一路畅聊。
她和我一般高,肤色黝黑,衣着朴素,一条百褶裙点亮了整车的风光。她说,她们家是传统的蒙古牧民,有着一大片草场,也养了很多牛羊。每次回家,她就去放羊,开那种草原摩托追赶羊群,躺在门前草堆上晒太阳,接生小羊羔,还给我看了小羊羔的照片,一晃,是满相册的蓝天白云。她聊起家乡的自豪和满足感,她的言语里无处不在的广阔气息,还有她自信的年轻脸庞,让我记住了这个蒙古姑娘。
这个蒙古姑娘,或许没有精致的妆容,甚至不施粉黛,或许没有婉转的心思,听不懂话里有话,但只要一聊天我就会不自觉地喜欢她,因为她真诚、独立、自信,让我了解了一方水土,一亩别样的天地。
到了王家大院,我们就相继分开了,中间又碰到过几次,不过都只是相视一笑。她很少拍照,只是认真地看景。旅行的可能性,除了美景,还有千型百态的人。这些人儿啊,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在你的旅途中和你相逢,或只是讲几句话,或陪着你走一段,他们留下的,是一些故事,一些态度,是会给你带来感触和启发的东西,让你即使回到自己的城市都久久不能忘记。
就像在草原遇上的一对双胞胎小女孩,几乎成了所有旅客眼里的风景。那对小女孩大概五岁的样子,小奶音甜甜地叫着她们的爸爸妈妈,骑马时,爸妈各管一个,小女孩就坐在父母的怀前,安静地看着草原美景。她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草原的落日是慢条斯理的。牛羊裹上一层暖黄色的外衣,哞哞叫着,咩咩哼着,在牧民的驱赶下慢悠悠地走回自己的住所。日色渐褪,月色渐浓,一场篝火晚会在木段子的燃烧中拉开了序幕。
草原人民很热情,载歌载舞,带动游客一起参与,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城市人的狂欢。他们跳着,闹着,彼此之间或许素不相识,只是借着篝火释放压力,用大笑来表达对旅途的满意。甚至于有些痴狂了,木段子燃尽,只剩红红的木炭星星点点,他们也不肯离去。
和导游聊天时,她说,她们都不怎么用微信,因为草原这么辽阔,地广人稀,摇一摇也摇不到附近的人,若外出工作想家人了,直接打个电话。工作时好好工作,生活时好好生活,不需要聊天打发时间。这就有点像古时候,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其实草原上的蒙古人,活的比我们单纯多了。
南方姑娘,回到了家乡,思念北方的清凉,也曾嚼着口香糖对着墙满谈理想,暗叹高楼遮住了生活的希望。但人生这么长,慢慢捯饬呗。
微信ID:波兰来客arrrrt
微博@波兰来客arrrrt
UC云观:波兰来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