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史》认为园林的起源是:“为了满足王的狩猎需求,把风景优美的地圈起来,后来把部分行政功能建筑移入,游憩兼顾办公”。
现在我们谈论起园林时,并非把它纯粹归类到建筑学或是植物学,它是设计者或拥有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展现,除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植物学,还包含着规宗教学、美学、文学等等人文学科,彼此之间的关系更是相辅相成。简而言之,除了我们所能看见的外,还包含着人文美。
我们现在的园林以及景观行业常常讲到的黑话“讲故事”,也就是希望这一套方案设计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人文情怀。而故事,怎么样才算精彩?那必然就具有强烈冲突的故事。今天就来浅谈中国古典园林里面的人文美。
人与自然妙不可言
皇家园林可以说是中国园林中长盛不衰的一个类型,其中“虽为人造,宛若天成”这八个大字作为线索贯穿着各色园林的设计思想并影响到其他园林派系。这思想长盛不衰除了受到了道学的“道化自然”、儒学的“道统”影响,还因为园林最初就是山林改造的狩猎场。而从上林苑便流传下来的“一池三山”便是最好的例子。
此后,各种仿造祖国大好河山的园林景观便出现了。
“一池三山”是标配,只有它就太小家子气,天子脚下怎么能够没有大山大河?洛阳、咸阳、长安皆皆有,开封呢?
宋代的开封,水景不怎么缺,宋太祖也愣是挖了一个金明池。但开封真的没有一座上台面的山,天子脚下怎么可以这样呢?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宋徽宗心就下令造了座山——艮岳。
△宋代每年三月初一到四月初八,金明池对民开放
由此可见,最初的古典园林园林的是具有矛盾的。古人在园林建设中狂热地崇拜自然景观,甚至把自然景观赋予宗教形象,同时又希望通过规划使园林服务自己。可人造的终归是人造的,并非纯天然的。但这却使自然与人这两者产生了一种巧妙的化学反应。也正因如此,才产生了园林最基础的美——自然美与人造美的结合。
小隐于林大隐于市
△曹仁容《苏州园林名胜》
古代园林发展到中后期,私家园林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先是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使生产力不断提升进而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结果是有闲阶级的人数变多,人吃饱喝足那就能富余自己的精神生活了;后有“上梁不正下梁歪”,宋徽宗自己推土造山,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等大批重要官员积极响应,纷纷在洛阳购置田产作为第二居所,建设自己的园林,远离东京城的繁华喧嚣,乐得清静。
春风得意的喜欢大兴土木,那群“大龄失业文青”的也喜欢搞园林建设:大字寺园的前身是白居易的私家园林;拙政园园主王献臣;沧浪亭园主苏舜钦......
由唐宋开始,私家园林不再一味追求极致的自然景观,转而在园林里着重打造文人气息,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等。
山河草木花鸟鱼虫有着人的情感吗?有着人的品格吗?并没有,这些都是人的主观情感罢了。既然都是些意象投射,那么他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把主观情感投入到园林建设和享受园林当中?
原因有二。
第一为中国人的含蓄。主人要表达自己某一种精神或情绪时不能直接地表达,这样很市井,自降身份。
举个例子: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换成“亡国了,我好恨啊,我哭了,安禄山你个混球哭了吗”,是不是瞬间就有种菜市场骂街的感觉?
因此就需要借助各自意象,如:“四君子”、“白鹤青鹿”来暗喻自己的高尚品质,或是把自己的情绪移情到草木鸟兽的状态、行为。拙政园的四季亭、沧浪亭的观鱼处、留园的小蓬莱。这些看似脱俗的名字,无不流露着他们的野心(ambition)。
第二则是象征性隐居。何谓象征性性隐居,居阅时先生的《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中给出了精炼的定义,居先生认为“象征性隐居”是:“象征性隐居,借隐居旗号,把自己包装起来,既获得精神满足,又继续保持物质享受,隐于朝的与隐于市的即是。”
这群被贬者大多自视甚高,同时抱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侥幸心理,并不会远离朝野隐居山林;而那些“避祸者”正在家中与各方势力谈判,政敌犯错倒台之日即自己东山再起之时:例如借写《资治通鉴》在家韬光养晦的司马光,在黄安石倒台后重新成为宰相。
综上所述,私家园林园主们既不愿放弃世俗的荣华富贵,又希望超脱低级趣味。这就形成了园林里的第二种美——高雅与世俗两者对立又共生,即精神追求用世俗的方式展现。
人与自然、人文历史都让每一处中国古典园林除了自然美、建筑美外,还拥有独特的人文美。这样的人文美并不过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背井离乡、物欲横流、尔虞我诈,急需心灵家园,而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恰好能够给予现代人心灵的慰藉。
景观设计师,在学习、运营现代景观的技巧以及形式的同时,不妨融入一些古典园林的人文美的思考。说不准,下一个园林传奇,就由你来书写。
参考资料:
1.【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2.储兆文,中国园林史,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
3.居阅时,中国建筑与园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推荐课程
景观结构设计实操要点精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将习得在景观设计项目中:
1.程专业问题;
2.了解对常见的建筑、市政路桥、景观等工程质量事故案例的结构处理办法;
3.了解五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七种垫层处理方法、八种基础处理方法;
4.了解钢筋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如何设计景观工程的上部结构;
5.对木结构和钢结构、护坡绿化等四种生态工法、海绵城市的构造设计做法及设计原则有初步了解。
扫码购买课程
注:以上内容部分创作构想采材于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经棕榈教育原创编辑整理,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输入“转载”获得授权。
THE END
棕榈教育邀你加入QQ群:
园林景观学习交流1群:211714387(已满)
园林景观学习交流2群:870971783
棕榈教育咨询群:213689081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随手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