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第20个“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当天,知名仿妆博主“@宇芽YUYAMIKA”通过微博公开控诉称,自己遭遇前男友多次家暴。在配发的长图及视频中,该博主曝光了自己被前男友强行拖拽的监控录像,并详述遭遇暴力的经历。此外,还有两名自称是涉事男子前妻的女性,均指认曾遭受过其暴力行为。
由于事件当事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粉丝基数,事件曝光后舆论迅速发酵,“家暴”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近年来,随着泛媒体的不断发展,家暴案件和受害者维权事件被曝光数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选择发声,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沉默被打破后我们需要关照的不仅是受害者的境况还有相关法案的落实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三年,中国的家庭暴力干预情况有所好转吗?有更多的受害人及时得到救助和公正对待吗?
近年来,法律对惩治和防范家暴的大网越织越密,“主动出击”早已成为常态。 2015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从公检法到民政、村(居)委会,从妇联到共青团、工会,社会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预防、发现、惩治、救助职责清晰、贯穿全程,维护“家门里”的安全,已经成为各部门共同的职责。
舆论是曝光问题,法律才能解决问题。家暴是一种性别暴力,它不是私事更不是家务事,它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公害。面对家暴,“说出来”是第一步,但绝不是最后一步。曝光能够有效地需求舆论帮助和相关机构帮助,但这只是帮助“受害人”走出家暴泥沼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追究责任”,在已经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在受害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远比舆论有用的多,利用舆论也许能掀起一时热潮,但公众的记忆总会消退,要彻底解决家暴问题,需要不断构筑和完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武器建造保护屏障。
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利用舆论这一武器。在宇芽事件之外必然存在着其他的家暴事件,他们或许不像宇芽拥有一定的粉丝群体,或许他们的发声淹没在网络浪潮中,或许是缺乏上网的条件,总而言之“舆论曝光”并不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途径。受害后第一时间搜集证据报警,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才能在法律层面进行自我保护,只有报警才能进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范畴,无论是谁,都绝不会有一丝偏袒;只有进入法律层面,才能进入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逻辑体系,才不会被流言蜚语带偏了公平正义的节奏。正因为此,“第一时间报警”比“第一时间发帖”更重要。
反家暴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需要每一位受害者的敢于发声,需要每一个路人甲的出手相助,需要全社会一起将法律的绳网织紧织密,也需要大家更果断更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