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15 星期天 晴
刚过去的四十分钟里,我沉迷在B站“谢娜为什么那么惹人讨厌?”里的视频无法自拔。上一个被群嘲的明星是黄晓明,再上一个是六小龄童。
六学红火那阵,我也忍不住经常在B站刷六老师的经典合集。为什么大众习惯群嘲明星,当某个明星蠢/丑不自知的时候。六学那会,我还专门写过这个现象,现在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有一部分跟穷人仇富有点像。明星给我们普通观众的印象都是光鲜亮丽,几乎是完美无缺的。当我们忽然发现ta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会犯错误,甚至是犯一些很低级的错误,我们心里有个声音就冒出来,“什么明星啊,也不过如此。”然后心里某个地方竟然会获得一种莫名的爽感,好像某种公平又来到了这个世上。
我今天更想反省的是我自己,再一次把时间又花在了这些无聊的事情上。我想到一个维度,如何区分一个东西是无聊还是有用?区别点就在于,你看完了有没有联想。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最近经常看窦文涛的《圆桌派》,通过《圆桌派》,找到了《锵锵三人行》,通过《锵锵三人行》的知乎话题,找到了《锵锵三人行之唐小雁特辑》。唐小雁特辑观看后,我了解到那个导演拍了很有现实意义的《中国流民三部曲》,虽然这套纪录片我还没看,但已经收录了我的待看片单。
我想强调的是,有用的东西(无论是书籍,电影,节目)等,很多时候他只是一个点。你自己去打开了这个点,你就能到达一个二维的面,然后如果你在这个二维空间里深耕,你就能真正学到某方面的东西,并且让自己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如果你能去区分开无聊和有用之后,下一步就变得明确一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