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Whiteblock公司发布的报告称,EOS根本不是区块链,而是“同构分布式数据库”。作为依据,Whiteblock在其研究报告中表示:“基本上,EOS与集中式云计算机构(客户端/服务器)一模一样,他们没有区块链或点对点网络的基本组件,且EOS上的交易并没有经过加密验证。”
该报告还指出,EOS交易不经过加密验证就算啦,而且还无法阻止超级节点进行串通。其中,DPoS(委托权益认证)是该报告中着重指出的一个理论依据。DPoS不同于大多数区块链应用使用的PoW(工作量认证),不拼算力不拼电力,而是靠选举产生21个超级节点。在选举过程中,每个EOS代币相当于一票,这意味着谁拥有的代币数量越多,谁就在投票过程中具有更多发言权。因为特殊的权益认证机制,该报告表示,EOS并没能达成共识,也没有拜占庭容错(BFT),违背了区块链最重要的去中心化特征。
最后,Whiteblock公司在报告中指出,EOS实际处理能力低于他们所宣称的水平。EOS交易能力在最佳设置情况下从未超过每秒250次,而且当前EOS的最大吞吐量约为4,000TPS。
随即,EOS基金会的临时执行董事Thomas Cox发表了名为《是的,EOS是区块链》的文章,反驳Whiteblock公司 的报告。
Thomas表示,Whiteblock的论文存在多处基本性错误,比如报告中将EOS“epoch”定义为126个块,但EOS启动之前就已经有252个,等具体错误主张进行了反驳,并举证EOS是区块链的具体定义和示例。
号称“区块链3.0”的EOS自出现起,关于它的争议就没有断过,被提及的多是定位和利益的问题、技术安全问题以及违背去中心化的选举问题。
第一,EOS“伪需求”
自EOS宣发起,陈伟星、Jeffrey Wernick等区块链早期参与者就直称,EOS没有任何技术方面的进步,只是为了圈钱,为了ICO,是“Shitcoin”。随后圈内多位分析师也表示,EOS本质还是一条吸血鲸鱼;是一个解决伪需求的项目。
EOS开始的名声并不好,随后也逐渐浮现了多个致命问题。近日,EOS上的一款开源游戏就发布公告称,再次遭受了黑客攻击,损失达2545个EOS。从EOS假账号攻击、到假EOS的现象,再到10月以来连续发生的多起黑客攻击,EOS一度被网友调侃成了“黑客提款机”。EOS当初承诺的技术性能也未能成功实现。不只当初承诺的百万TPS没能实现,近日更是出现了EOS系统瘫痪,最后通过扩容才解决,基本算力问题都没有解决好,更不用去想BM宣称的侧链跨链技术,分叉等动作了
第二,EOS“不去中心化”
违背去中心化更是EOS一开始就被叫“区块链毒瘤”的主要原因。虽然其选举制度十分灵活且复杂,但“富人掌权”却也是毋庸置疑的。自EOS大肆宣发开始,V神等区块链研究者就表示,21超级节点可能会发生贿选和腐败等行为。9月,预言便成真了,一份《火币矿池节点账户数据20180911》表格在EOS圈子里流传,被指是火币不慎外泄的内部资料。
根据资料显示,火币自己控制的5个节点外,火币将票投给其余20个节点,而这20个节点中,16个节点与火币互投,只剩下4个节点没有回投。利用上述方式,从9月5日到9月11日,火币每日平均获得1116个EOS。至此,EOS贿选问题可以说完全暴露了。
但EOS是不是区块链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是个伪命题。区块链只是一种技术,EOS、以太坊乃至比特币等都不能称作“区块链”,而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这是个语法问题。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的蒲松涛博士曾表示:“区块链,特别是公有链,是面向全球的网络,没有必要参与关于底层技术如何的讨论,比特币、以太坊也都没有使用BFT来形成共识,我们只需要关注开发者和用户是如何选择的。”
区块链技术刚起步,能完全掌握该技术而做成的应用并不存在,而且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内涵,或许有问题,不完美才是现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状况。大家都在探索的路上。
网友评论